首页成语词典宵衣旰食宵衣旰食的故事

宵衣旰食的成语故事


拼音xiāo yī gàn shí

基本解释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出处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暂未找到成语宵衣旰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宵衣旰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食指大动《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衣锦褧衣《诗 卫风 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又《诗 郑风 丰》:“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草衣木食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缝衣浅带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九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品质却是最恶劣的。”
食不充口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恶衣恶食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因噎废食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自食其果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衣锦还乡《南史 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饱食暖衣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饥不择食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足衣足食《敦煌变文集 丑女缘起》:“我佛当日为救门徒六道轮回,犹如舟船,般运众生,达于彼岸。此时总得见佛,今世足衣足食。”
牛衣对泣《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美食甘寝唐·陈翰《异闻集·庐江冯媪》:“媪不之异,又久困寒饿,得美食甘寝,不复言。”
衣裳盟会南朝·梁·江淹《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若乃衣裳盟会,九合一匡,犹惭德斯礼也。”
足食足兵《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衣香鬓影北周 庾信《春赋》:“池中水影悬胜镜,屋里衣香不如花。唐 李贺《咏怀》诗:“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衣敝履空东汉·班固《汉书·鲍宣传》:“唐尊衣敝履空,以瓦器饮食,又以历遗公卿,被虚伪名。”
饿虎扑食明 吴承恩《西游记》:“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
民以食为天东汉 班固《汉书 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食甘寝安《北史·恩幸传·赵默》:“及诉将获罪,默因构成以诛之,然后食甘寝安,志于职事。”
节衣缩食宋 陆游《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量体裁衣《南齐书 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春宵一刻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月盈则食《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耳食之论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食为民天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