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谆谆教导谆谆教导的故事

谆谆教导的成语故事


拼音zhūn zhūn jiào dǎo

基本解释恳切、耐心地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

出处《诗经 大雅 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暂未找到成语谆谆教导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谆谆教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因材施教《论语 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易子而教
不吝赐教鲁迅《两地书》五:“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赐教的。”
教学相长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明教不变《商君书·赏刑》:“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
不吝指教毛泽东《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一致》:“我现在提出我对上述各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是否有当,希望读者不吝指教。”
因势利导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教无常师《尚书 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教猱升木《诗经 小雅 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反面教员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它是全世界人民的反面教员。”
教条主义毛泽东《矛盾论》:“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经验教训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
变俗易教《管子七法》:“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回:“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导德齐礼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导以取保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诗经 大雅 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谆谆不倦明·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从容告语,谆谆不倦,在邑三年,百姓爱之如父母,去之日,哭声震野。”
批隙导窾战国·宋·庄周《庄子·养生主》:“批大隙,导大窾。”
屡教不改明 沈德符《野获编 戮子》:“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俊,因手刃之。”
以法为教《韩非子 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谆谆告诫宋 费衮《梁溪漫志 闲乐异事》:“命诸子子妇皆坐,置酒,谆谆告戒,家人见公无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谆谆告戒宋·费衮《梁溪漫志·闲乐异事》:“命诸子子妇皆坐,置酒,谆谆告戒,家人见公无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谆谆善诱宋·刘挚《乞重修太学条制疏》:“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 ”
移樽就教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4回:“名九公道:\'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
教一识百汉·刘向《列女传·母仪》:“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