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伐毛洗髓伐毛洗髓的故事

伐毛洗髓的成语故事


拼音fá máo xǐ suǐ

基本解释刮去毛发,洗清骨髓。比喻彻底清除自身的污秽。

出处清 黄景仁《浴汤泉》诗:“伐毛洗髓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除。”


暂未找到成语伐毛洗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伐毛洗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毛不拔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一贫如洗元 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三毛七孔《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上兵伐谋
不拔一毛宋 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不擒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曰:‘君子不受伤,不擒二毛。’”
不毛之地《公羊传 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
不矜不伐《尚书 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东讨西伐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由是南驰北走,东讨西伐,运之无旁,按之无下。”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拾楚若拾遗。”
乍毛变色
九牛一毛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以夷伐夷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以毛相马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此其所以多不称举。”
以水洗血《旧唐书·源休传》:“吾今以水洗血,不亦善乎!”
以血洗血《旧唐书·源休传》:“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伐冰之家《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郑玄注:“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
伐功矜能《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伐善攘羭唐·李商隐《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敢伐善以攘羭。”
伐异党同《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伐性之斧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孟春》:“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伐毛换髓明·梅鼎祚《昆仑奴》第四折:“你此去伐毛换髓,变姓逃形,我何处会得你着。”
伐罪吊人《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伐罪吊民南朝(梁)任方《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吊民,一匡靖乱。”
众毛攒裘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常言道:‘众毛攒裘。’”
众毛飞骨唐 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群轻折轴,下沉黄泉;众毛飞骨,上凌青天。”
信外轻毛《观经玄义分》:“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
克伐怨欲春秋·鲁·孔丘《论语·宽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