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安分知足安分知足的故事

安分知足的成语故事


拼音ān fèn zhī zú

基本解释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


暂未找到成语安分知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安分知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安家落户丁玲《杜晚香》:“我们决心在这里安家落户。”
品头论足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
草木知威《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分道扬镳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 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一叶知秋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舍安就危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延州逼近贼锋,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虽古人不逮也。”
骨肉分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0卷:“谁知死后缠绵,恩变成仇,害得我骨肉分离,死无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手舞足蹈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身无分文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安适如常叶圣陶《线下 孤独》:“待交了春,天气渐见和暖,就安适如常了。”
安身之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乐道安命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迩安远至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心有余而力不足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安内攘外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劳燕分飞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床上安床南朝 陈 姚最《续画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上安床。”
物阜民安《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卑谄足恭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宗世家》:“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9回:“此时素臣正在得君,真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旬月之内,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首身分离《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缘悭分浅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22回:“缘悭分浅,不获再睹丰仪。”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