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追悔何及追悔何及的故事

追悔何及的成语故事


拼音zhuī huǐ hé jí

基本解释悔恨以往的事情,但已无法改变了。亦作“追悔不及”。

出处《旧五代史·庄宗本纪八》:“将士经年离隔父母,不取敕旨归宁,上贻圣忧,追悔何及!”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慎守诀》:“世上之人,多嗜欲伤生伐命,今古共焉;不早自防,追悔何及?”


暂未找到成语追悔何及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追悔何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及时应令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又忙着替孙子做了一套及时应令的棉袍褂,预备开贺的那一天好穿了陪客。”
力所能及唐 裴铏《传奇 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望尘莫及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咨传》:“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信及豚鱼《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觉世间变幻之态,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尝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
诈奸不及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迳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
奋起直追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9回:“义无反顾,惟有群策群力,奋起直追,迅电华会代表,坚持原案。”
屦及剑及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四年》:“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
望尘靡及清·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如厮隶之于贵官,负弩前驱望尘靡及耳。”
今夕何夕《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及时雨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如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无可奈何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鞭不及腹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有过之而无不及《论语·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无可奈何花落去宋 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急起直追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5回:“急起直追,犹虞不及。”
过犹不及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宋 洪迈《容斋续笔 萧何绐韩信》:“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
及笄年华《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
你追我赶《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14期:“我们正处在一个你追我赶、飞跃向前的建设热潮中。”
行不及言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21回:“诸兄与弟,当以行不及言为耻。”
及瓜而代《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
可望而不可及郭沫若《月蚀》:“可望而不可及的古之人,你们的鼓声透过了几千万重的黑幕,传达到我耳里来了!”
曾几何时宋 赵彦端《介庵词 新荷叶》词:“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风马牛不相及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鞭长莫及清 昭槤《啸亭续录 魏柏乡相公》:“滇、黔、蜀、粤地方边远,今将满兵遽撤,恐一旦有变,有鞭长莫及之虞。”
相去几何《老子》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