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鱼游沸鼎鱼游沸鼎的故事

鱼游沸鼎的成语故事


拼音yú yóu fèi dǐng

基本解释见“鱼游沸鼎”。

出处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诗:“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暂未找到成语鱼游沸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鱼游沸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扬汤止沸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卓未至,进败”裴松之注引《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抽薪止沸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大名鼎鼎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水至清则无鱼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炒鱿鱼张贤亮《出卖“荒凉”》:“绝对听从我指示,做不到这点,立即‘炒鱿鱼’!”
信及豚鱼《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逸游自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旧地重游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河鱼腹疾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止沸益薪明·李贽《为黄安二上人书》之三:“对高洁人谈高洁,已为止沸益薪,况高洁十倍哉!”
鱼死网破《杜鹃山》第五场:“他就是张网捕鱼,我也拼他个鱼死网破。”
善游者溺《淮南子·原道训》:“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欲济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人民文学》1976年第6期:“他如今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单等撒网下钩了。”
沉鱼落雁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池鱼之殃《剪灯新话 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云游天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7回:“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静,原是祀水关镇国寺中长老;后因云游天下,来到此处。”
游骑无归明 王畿《答吴悟斋书》:“文公分致知格物为先知,诚意正心为后行,故有游骑无归之虑。”
雁断鱼沉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雁断鱼沉,久隔音尘,此后相思两地分。”
鱼网鸿离《诗经·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武王伐纣平话》下卷:“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
鱼米之乡唐 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鱼目间珠《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宋·司马光《稷下赋》:“珷玞乱玉,鱼目间珠,泥沙涨者其泉混,莨莠茂者其谷芜。”
鱼游濠上《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下续示例]
如鱼得水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鱼目混珠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鳄鱼眼泪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4章:“‘她也是他们一伙的,别以为她会哭,哭的多伤心呀,’她想,‘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