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哀喜交并哀喜交并的故事

哀喜交并的成语故事


拼音āi xǐ jiāo bìng

基本解释交:交错。悲痛和喜悦交织。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暂未找到成语哀喜交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哀喜交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交浅言深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皆大欢喜《金刚经 应化非真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喜笑颜开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老实巴交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齐头并进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事求是,循序前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势力之交东汉·班固《汉书·张耳陈余传赞》:“势力之交,古人羞之。”
哀而不伤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喜新厌旧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节哀顺变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交臂历指《庄子·天地》:“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哀兵必胜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凤友鸾交元·汤式《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套曲:“烘散燕子莺儿,拆散凤友鸾交。”
口耳并重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十日并出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交臂相失唐·冉元一《薛刚墓志》:“齐体合欢,交臂相失。”
弄瓦之喜《诗·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犬牙交错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内外交困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云交雨合唐·李益《古别离》诗:“江回汉转两不见,云交雨合知何年。”
欢天喜地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土洋并举古华《芙蓉镇》第二章:“这座建筑物,真可谓土洋并举、中西合璧了。”
沾沾自喜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弄璋之喜《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饥寒交迫宋 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呜呼哀哉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
相提并论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恩荣并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履舄交错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