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之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之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án wài zhī wèi言外之味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王国维《人间词话》二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落第二手。”
yún wù zhī shèng,qǐng kè ér qì云雾之盛,顷刻而讫盛:大;顷刻:一会儿;讫:完结。云雾再大,转眼间就会散净。比喻某种势力不会长久。汉·魏朗《魏子》:“云雾之盛,顷刻而讫;暴雨之盛,不过终日。”
gēng guǐ zhī hū庚癸之呼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指向人借钱。《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yóu zhōng zhī yán由衷之言衷:指内心;本心。出自内心的话。引申为向交谈的对方真心实意地敞开心扉;以求得对方的理解、谅解或同情。清·恽敬《辨微论》:“曹操之令,皆由中之言也。”
bēi bǐ zhī yīn北鄙之音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史记 乐书》:“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枚身死国亡。”
mò cǐ zhī shèn莫此之甚莫:无;甚:严重,超过。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魏书》:“损败风化,渎乱情礼,莫此之甚。”
gǎn jiù zhī āi感旧之哀感念旧人旧事的哀叹。表示怀旧。《后汉书·荀彧传》:“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怀感旧之哀。”
lěi luǎn zhī wēi累卵之危好比堆叠起来的蛋,极容易打碎。比喻情况极危险。汉 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王氏与刘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则上有累卵之危。”
chǔ zhī tài rán处之泰然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yī jiā zhī shuō一家之说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旧唐书·陆贽传》:“听一家之说则例理可征;考历代所行,则成败异效。”
guò jiāng zhī jì过江之鲫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柳亚子《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诗以纪之》:“莫笑过江典午鲫,岂无横槊建安才。”
guǎn kuī zhī shuō管窥之说管窥:从管中看物。比喻见解局限、偏颇、肤浅。鲁迅《集外集·<穷人>小引》:“陀思妥夫斯基的人和他的作品,本是一时研究不尽的,统论全般,决非我的能力所及,所以这只好算作管窥之说。”
yǔ máo zhī měi羽旄之美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车马之声,见羽旄之美。”
shǒu zé zhī yí手泽之遗手泽:为手汗所沾润。指先人遗物。《礼记 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
liù chǐ zhī quàn六尺之讬谓受嘱托抚育遗孤。
liū zhī dà jí溜之大吉溜:趁人不注意偷偷地跑掉。吉:吉利;吉祥。偷偷地跑掉为妙。指溜掉了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8回:“帮他几个,其中一班势利小人,早已溜之大吉。”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dào yì zhī jiāo道义之交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8回:“道义之交,只此已足,何必更为介介。”
fēng wū zhī guò丰屋之过见“丰屋之戒”。
sī mǎ zhāo zhī xīn司马昭之心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高贵乡公传》:“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bù yì zhī lùn不易之论易:变更。不可变更的言论。指论断或意见完全正确。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二 宋》:“然佞臣不可执笔,则是不易之论。”
shǒu qiū zhī sī首丘之思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说,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
dú dào zhī chù独到之处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
liù chǐ zhī tuō六尺之托托:委托。指受嘱托抚育遗孤。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节而不挠。”
yán zhī bù jìn言之不尽说也说不完。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簪记·陈母投亲>》:“欲说交颐两行,言之不尽,他们亲自到门墙。”
yī jì zhī shàn一技之善技:技能;善:擅长。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清·朱彝尊《赠笔公钱叟序》:“洵夫一技之善有深入人心而不可没焉者已。”
lǐ zhī yòng,hé wéi guì礼之用,和为贵和:和谐,协调。按礼行事,当以和平和谐为本。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yī miàn zhī kuǎn一面之款见“一面之交”。《宋书·诸叔度传》:“还至都,凡诸旧及有一面之款,无不厚加赠遗。”
gǔ gěng zhī chén骨鲠之臣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官员。《史记·刺客列传》:“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fù zhī liú shuǐ付之流水付:交给;之:它。扔在流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因此付之流水。”
guā lǐ zhī xián瓜李之嫌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guā tián zhī xián瓜田之嫌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明 李贽《与耿克念书》:“我欲来已决,然反而思之,未免有瓜田之嫌。”参见“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jiāng hǎi zhī xué江海之学学:学识,学问。如江海般浩瀚无边的学识。比喻学识渊博。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二折:“先生江海之学,小道是井底之蛙,焉敢班门弄斧。”
bù shí zhī dì不食之地不食:不生产粮食。指不能耕种的土地。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zhī jǐ zhī yù知己之遇遇:待遇。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形容受到赏识。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5回:“吾以羁旅亡命,受齐侯知己之遇,今日不能出力,反害偻堙,殆天意也!”
liàn zhī wèi dìng炼之未定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
fǎn bǔ zhī sī返哺之私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申返哺之私。”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拒人于千里之外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wǎ fǔ zhī míng瓦釜之鸣瓦釜:古代简单的乐器,比喻庸才。庸才显赫。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唐·柳宗元《代人进瓷器状》:“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铏之德。”
zhǐ yǔ zhī cāo徵羽之操徽、羽:古代音乐五音中的徵、羽二音;操:琴曲的一种。指音调高雅的琴曲。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徵羽之操,不入鄙人之耳。”
lì zú zhī dì立足之地立足:站住脚。能够站得住脚的地方。比喻存身的处所。清 湘灵子《轩亭冤》:“你们这班狂妄之徒,还有立足之地么?”
lóng zhōng zhī niǎo笼中之鸟被关在笼中的鸟。比喻失去自由的人。《鹖冠子 世兵》:“一目之罗,不可以得雀;笼中之鸟空窥不出。”
fǎn bǔ zhī sī反哺之私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晋 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
xuán chē zhī suì悬车之岁见“悬车之年”。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若今日未及四十,早入仕途,则致仕之期,即不必以七十为限……故余两次引归,皆未及悬车之岁。”
rùn bǐ zhī zī润笔之资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
xiǎo kāng zhī jiā小康之家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的家庭。清 李绿园《歧路灯》:“小康之家,就看得赌具是解闷的要紧东西。”
dǔ ér lùn zhī笃而论之笃:切实。确切地论述。晋·裴启《语林》:“林公云:‘文度著腻颜,挟《左传》,逐郑康成,自为高足弟子;笃而论之,不离尘垢囊也!’”
zhǐ zú zhī jiè止足之戒止:懂得适可而止;足:知道满足;戒:戒心。指要以知止和知足为戒,不要不知满足。南朝·梁·任荤《王文宪集·序》:“安以岁暮之期,申以止足之戒。”
dǒu hú zhī lù斗斛之禄斗斛:古代容量单位,1斛=10斗,1斗=10升;禄:官员的俸给。微薄的薪俸。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nán yán zhī yǐn难言之隐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清 钱谦益《跋留庵》:“钱氏少为党魁,晚托禅悦,生平颇多壹郁难言之隐。”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shì十室之邑,必有忠士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ěr rǔ zhī jiāo尔汝之交尔汝:古人彼此以尔汝相称,表示亲昵。指不拘形迹,十分亲昵的交情。亦作“尔汝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刘孝标注引《文士传》:“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
shí shì zhī yì,bì yǒu zhōng xìn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邑:指小城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也有忠信的人。指处处都有贤人。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shù zhī gāo gé束之高阁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xíng zhī wéi jiān行之惟艰惟:是。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gǔ xī zhī nián古稀之年稀:少。指人到七十岁。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fù zǐ wú gé sù zhī chóu父子无隔宿之仇宿:夜。父子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指仇怨容易消除。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
ruò shuǐ zhī gé弱水之隔比喻相隔极远,到达不了。宋·胡继宗《书言故事·地理类》:“远不能到,云如有弱水之隔。”
dōng nán zhī bǎo东南之宝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
tiān yuān zhī gé天渊之隔渊:深水潭。形容相隔极远,差别很大。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那徐言、徐召虽也挣起些田产,比着颜氏,尚有天渊之隔,终日眼红颈赤。”
jué guài zhī tán谲怪之谈谲怪:怪诞。荒诞不稽的言论。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康回倾地,夷羿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日,谲怪之谈也。”
lì tán zhī jiān立谈之间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形容时间极短。汉·扬雄《解嘲》:“或七十说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
wú wàng zhī huò毋望之祸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祸”。《史记 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wù mèi qiú zhī寤寐求之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种事物。《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mò nì zhī jiāo莫逆之交逆:违背;抵触;交:交情;友谊。情意投合;极其要好的朋友。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bù kān zhī shuō不刊之说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diǎn tóu zhī jiāo点头之交指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少说也有百儿八十,点头之交,那就数不清了。”
hào shì zhī tú好事之徒好:喜欢;事:生事,多事。指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孔丛子 答问》:“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rú chuán zhī bǐ如椽之笔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唐·房玄龄《晋书·王徇传》:“徇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
fàn fàn zhī tán泛泛之谈一般化地泛泛地谈谈(泛泛:浮浅不深入)。指讲话或写文章不深刻。孙犁《澹定集·<文艺增刊>辟栏说明》:“一切泛泛之谈,故弄玄虚,自我吹嘘之作,虽名家不收。”
yū kuò zhī lùn迂阔之论远而不切实际的谈论。东汉·班固《答宾戏》:“彼岂乐为迂阔哉。”
rùn bǐ zhī juàn润笔之绢为人作诗文书画所得的报酬。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二回:“荷生自旧腊入都,迄今已九阅月,润笔之绢,谀墓之金,到手随尽。”
rú rù bào yú zhī sì,jiǔ ér bù wén qí chòu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xū yú zhī jiān须臾之间须臾:片刻。指极短的时间。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须臾之间,只见戴宗舒眉展眼,便爬起来。”
ài mèi zhī qíng暧昧之情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断天下狐疑之狱。”
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hòu tiān xià zhī lè ér l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fù zhī shì shuǐ付之逝水付:交给;之:它。扔在流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清·汤斌《汤子遗书·请旨行取疏》:“亲朋为之惋惜:以为半生功名付之逝水。”
zhī qí bù kě ér wéi zhī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bēn yù zhī yǒng贲育之勇贲育:战国时期勇士孟贲和夏育。指壮士的勇敢。东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力称乌获,捷言庆志,勇期贲育。”
tóu zhī chái hǔ投之豺虎投:扔。指将坏人投饲豺虎。表示深恶痛绝宋·陈亮《寄何茂恭文》:“要不能无遗憾于死生,安得取而投之豺虎!”
ěr mù zhī yù耳目之欲欲:欲望。指耳听眼看,满足于享乐的欲望。汉 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务快耳目之欲,以苟容为度。”
é hú zhī huì鹅湖之会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rú zhī nai hé如之奈何怎幺办。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3回:“倘或被眼疾手快的拿了送官,如之奈何?”
xīn tíng zhī lèi新亭之泪新亭:地名,在今南京南。表示怀念故国或忧国伤时的无可奈何悲愤心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ěr shí zhī tán耳食之谈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
diào yóu zhī dì钓游之地童年生活的地方,一般指故乡。唐·韩愈《送杨少尹序》:“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
ér nǚ zhī zhài儿女之债债:欠帐。父母对子女所承担的教养婚嫁的义务。元 高明《琵琶记 丞相教女》:“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dǒu shāo zhī cái斗筲之才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宋·苏轼《商鞅论》:“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无足言者。”
wú wàng zhī fú毋望之福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福”。《史记 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xīn xiāng wǎng zhī心乡往之对某人或某些事物心里很仰慕。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hóng hú zhī zhì鸿鹄之志鸿鹄:天鹅。天鹅所有的志向。比喻远大志向。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niú shān zhī bēi牛山之悲在牛山上发出的悲叹。讥讽因非份之想而引起的悲哀
péng dǎng zhī zhēng朋党之争朋党:指同类人结成的团体。指为自私目的而结合起来的集团间的争斗。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
zhī zhǐ wéi zhī zhī,bù zhī wéi bù zh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论语 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zhī yù zhī ēn知遇之恩给予赏识或重用的恩情。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qǐ wán zhī suì绮纨之岁指少年时代。北周·庾信《慕容宁神道碑》:“岐嶷表羁贯之年,通礼称绮纨之岁。”
qī yí zhī shòu期颐之寿期颐:百年。高寿的意思。《南齐书·禇炫传》:“使渊作中书郎而死,不当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颐之寿。”
ān shēn zhī chù安身之处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gān chéng zhī jiàng干城之将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指保卫国家的大将。《诗经·周南·兔罝》:“纠纠武夫,公侯干城。”《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