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新唐书 > 新唐书·本纪·卷二·太宗

新唐书·本纪·卷二·太宗

欧阳修、宋祁等

原文

太宗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巳辞去,高祖惧其语泄,使人追杀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为神。乃采其语,名之曰世民。

大业中,突厥围炀帝雁门,炀帝从围中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太宗时年十六,往应募,隶将军云定兴,谓定兴曰:“虐敢围吾天子者,以为无援故也。今宜先后吾军为数十里,使其昼见旌旗,夜闻钲鼓,以为大至,则可不击而走之。不然,知我虚实,则胜败未可知也。”定兴从之。军至崞县,突厥候骑见其军来不绝,果驰告始毕可汗曰:“救兵大至矣!”遂引去。高祖击历山飞,陷其围中,太宗轻骑取之而出,遂奋击,大破之。

太宗为人聪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节下士。时天下已乱,盗贼起,知隋必亡,乃推财养士,结纳豪杰。长孙顺德、刘弘基等,皆因事亡命,匿之。又与晋阳令刘文静尤善,文静坐李密事系狱,太宗夜就狱中见之,与图大事。时百姓避贼多入城,城中几万人,文静为令久,知其豪杰,因共部署。计已定,乃因裴寂告高祖。高祖初不许,已而许之。

高祖已起兵,建大将军府。太宗率兵徇西河,斩其郡丞高德儒。拜右领军大都督,封敦煌郡公。唐兵西,将至霍邑,会天久雨,粮且尽,高祖谋欲还兵太原。太宗谏曰:“义师为天下起也,宜直入咸阳,号令天下。今还守一城,是为贼尔。”高祖不纳。太宗哭于军门,高祖惊,召问之,对曰:“还则众散于前,而敌乘于后,死亡须臾,所以悲尔。”高祖寤,曰:“起事者汝也,成败惟汝。”时左军已先返,即与陇西公建成分追之。夜半,太宗失道入山谷,弃其马,步而及其兵,与俱还。高祖乃将而前,迟明至霍邑。宋老生不出,太宗从数骑傅其城,举鞭指麾,若将围之者。老生怒,出,背城阵。高祖率建成居其东,太宗及柴绍居其南。老生兵薄东阵,建成坠马,老生乘之,高祖军却。太宗自南原驰下坂,分兵断其军为二,而出其阵后,老生兵败走,遂斩之。进次泾阳,击胡贼刘鹞子,破之。唐兵攻长安,太宗屯金城坊,攻其西北,遂克之。义宁元年,为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薛举攻扶风,太宗击败之,斩首万余级,遂略地至陇右。二年,为右元帅,徙封赵国公,率兵十万攻东都,不克而还,设三伏于三王陵,败隋将段达兵万人。

武德元年,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八月,太宗疾间,复屯于高坑城,相持六十馀日。已而举死,其子仁杲率其众求战,太宗按军不动。久之,仁杲粮尽,众稍离叛,太宗曰:“可矣!”乃遣行军总管梁实栅浅水原。仁杲将宗罗睺击实,太宗遣将军庞玉救实,玉军几败,太宗率兵出其后,罗睺败走,太宗追之,至其城下,仁杲乃出降。师还,高祖遣李密驰传劳之于豳州。密见太宗,不敢仰视,退而叹曰:“真英主也!”献捷太庙,拜右武候大将军、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诏蒲、陕、河北诸总管兵皆受其节度。

二年正月,镇长春宫,进拜左武候大将军、凉州总管。是时,刘武周据并州,宋金刚陷沧州,王行本据蒲州,而夏县人吕崇茂杀县令以应武周。高祖惧,诏诸将弃河东以守关中。太宗以为不可弃,愿得兵三万可以破贼。高祖于是悉发关中兵益之。十一月,出龙门关,屯于柏壁。

三年四月,击败宋金刚于柏壁。金刚走介州,太宗追之,一百夜驰二百里,宿于雀鼠谷之西原。军士皆饥,太宗不食者二日,行至浩州乃得食,而金刚将尉迟敬德、寻相等皆来降。刘武周惧,奔于突厥,其将杨伏念举并州降。高祖遣萧瑀即军中拜太宗益州道行台尚书令。七月,讨王世充,败之于北邙。

四年二月,窦建德率兵十万以援世充,太宗败建德于虎牢,执之,世充乃降。六月,凯旋,太宗被金甲,陈铁骑一万、介士三万,前后鼓吹,献俘于太庙。高祖以谓太宗功高,古官号不足以称,乃加号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增邑户至三万,赐衮冕、金辂、双璧、黄金六千斤,前后鼓吹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

五年正月,讨刘黑闼于洺州,败之。黑闼既降,已而复反。高祖怒,命太子建成取山东男子十五以上悉坑之,驱其小弱妇女以实关中。太宗切谏,以为不可,遂已。加拜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七年,突厥寇边,太宗与遇于豳州,从百骑与其可汗语,乃盟而去。

八年,进位中书令。初,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及取天下,破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太宗切益高,而高祖屡许以为太子。太子建成惧废,与齐王元吉谋害太宗,未发。

九年六月,大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高祖大惊,乃以太宗为皇太子。八月甲子,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遣裴寂告于南效。大赦,武德流人还之。赐文武官勋、爵。免关内及蒲、芮、虞、泰、陕、鼎六州二岁租,给复天下一年。民八十以上赐粟帛,百岁加版授。废潼关以东濒河诸关。癸酉,放宫女三千余人。丙子,立妃长孙氏为皇后。癸未,突厥寇便桥。乙酉,及突厥颉利盟于便桥。九月壬子,禁私家妖神淫祀、占卜非龟易五兆者。十月丙辰朔,日有食之。癸亥,立中山郡王承乾为皇太子。庚辰,萧瑀、陈叔达罢。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非有功者爵为县公。十二月癸酉,虑囚。是岁,进封子长沙郡王恪为汉王,宜阳郡王祐楚王。

贞观元年正月乙酉,改元。辛丑,燕郡王李艺反于泾州,伏诛。二月丁巳,诏民男二十、女十五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不能自行者,乡里富人及亲戚资送之;鳏夫六十、寡妇五十、妇人有子若守节者勿强。三月癸巳,皇后亲蚕。丙午,诏:“齐仆射崔季舒、黄门侍郎郭遵、尚书右丞封孝琰以极言蒙难,季舒子刚、遵子云、孝琰子君遵并及淫刑,宜免内侍,褒叙以官。”闰月癸丑朔,日有食之。四月癸巳,凉州都督、长乐郡王幼良有罪,伏诛。五月癸丑,敕中书令、侍中朝堂受讼辞,有陈事者悉上封。六月辛丑,封德彝薨。甲辰,太子少师萧瑀为尚书左仆射。是夏,山东旱,免今岁租。七月壬子,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八月河南、陇右边州霜。宇文士及检校凉州都督。戊戌,贬高士廉为安州大都督。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辛酉,遣使诸州行损田,赈问下户。御史大夫杜淹检校吏部尚书,参议朝政。宇文士及罢。辛未,幽州都督王君廓奔于突厥。十月丁酉,以岁饥减膳。十一月己未,许子弟年十九以下随父兄之官所。十二月壬午,萧瑀罢。戊申,利州都督李孝常、右武卫将军刘德裕谋反,伏诛。

二年正月辛亥,长孙元忌罢。兵部尚书杜如晦检校侍中,总监东宫兵马事。癸丑,吐谷浑寇岷州,都督李道彦败之。丁巳,徙封恪为蜀王,泰越王,祐燕王。庚午,刑部尚书李靖检校中书令。二月戊戌,外官上考者给禄。三月戊申朔,日有食之。壬子,命中书门下五品以上及尚书议决死罪。壬戌,李靖为关内道行军大总管,以备薛延陀。己巳,遣使巡关内,出金宝赎饥民鬻子者还之。庚午,以旱蝗责躬,大赦。癸酉,雨。四月己卯,瘗隋人暴骸。壬寅,朔方人梁洛仁杀梁师都以降。六月甲申,诏出使官禀食其家。庚寅,以子治生,赐是日生子者粟。辛卯,辰州刺史裴虔通以弑隋炀帝削爵,流驩州。七月戊申,莱州刺史牛方裕、绛州刺史薛世良、广州长史唐奉义、虎牙郎将高元礼,以宇文化及之党,皆除名,徙于边。八月甲戌,省冤狱于朝堂。辛丑,立二王后庙,置国官。九月壬子,以有年,赐酺三日。十月庚辰,杜淹薨。戊子,杀瀛州刺史卢祖尚。十一月辛酉,有事于南郊。十二月壬辰,黄门侍郎王珪守侍中。癸巳,禁五品以上过市。

三年正月丙午,以旱避正殿。癸丑,官得上下考者,给禄一年。戊午,享于太庙。癸亥,耕藉田。辛未,裴寂罢。二月戊寅,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为右仆射,尚书右丞魏徵为秘书监,参预朝政。三月己酉,虑囚。四月乙亥,太上皇徙居于大安宫。甲午,始御太极殿。戊戌,赐孝义之家粟五斛,八十以上二斛,九十以上三斛,百岁加绢二匹,妇人正月以来产子者粟一斛。五月乙丑,周王元方薨。六月戊寅,以旱虑囚。己卯,大风拔木。壬午,诏文武官言事。八月己巳朔,日有食之。丁亥,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以伐突厥。九月丁巳,华州刺史柴绍为胜州道行军总管,以伐突厥。十一月庚申,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任城郡王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幽州都督卫孝节为恒安道行军总管,营州都督薛万淑为畅武道行军总管,以伐突厥。十二月癸末,杜如晦罢。闰月癸丑,为死丘者立浮屠祠。辛酉,虑囚。是岁,中国人归自塞外及开四夷为州县者百二十余万人。

四年正月丁卯朔,日有食之。癸巳,武德殿北院火。二月己亥,幸温汤。甲辰,李靖及突厥战于阴山,败之。丙午,至自温汤。甲寅,大赦,赐酺五日。御史大夫温彦博为中书令,王珪为侍中;民部尚书戴胄检校吏部尚书,参豫朝政;太常卿萧瑀为御史大夫,与宰臣参议朝政。丁巳,以旱诏公卿言事。三月甲午,李靖俘突厥颉利可汗以献。四月戊戌,西北君长请上号为“天可汗”。六月乙卯,发卒治洛阳宫。七月甲子朔,日有食之。癸酉,萧瑀罢。甲戌,太上皇不豫,废朝。辛卯,疾愈,赐都督刺史文武官及民年八十以上、教子表门闾者有差。八月甲寅,李靖为尚书右仆射。九月庚午,瘗长城南隋人暴骨。己卯,如陇州。壬午,禁刍牧于古明君、贤臣、烈士之墓者。十月壬辰,赦岐、陇二州,免今岁租赋,降咸阳、始平、武功死罪以下。辛卯,猎于贵泉谷。甲辰,猎于鱼龙川,献获于大安宫。乙卯,免武功今岁租赋。十一月壬戌,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甲子,至自陇州。戊寅,除鞭背刑。十二月甲辰,猎于鹿苑。乙巳,至自鹿苑。是岁,天下断死罪者二十九人。

五年正月癸酉,猎于昆明池。丙子,至自昆明池,献获于大安宫。二月己酉,封弟元裕为郐王,元名谯王,灵夔魏王,元祥许王,元晓密王。庚戌,封子愔为梁王,贞汉王,恽郯王,治晋王,慎申王,嚣江王,简代王。四月壬辰,代王简薨。五月乙丑,以金帛购隋人没于突厥者,以还其家。八月甲辰,遣使高丽,祭隋人战亡者。戊申,杀大理丞张蕴古。十一月丙子,有事于南郊。十二月丁亥,诏:“决死刑,京师五覆奏,诸州三覆奏,其日尚食毋进酒肉。”壬寅,幸温汤。癸卯,猎于骊山,赐新丰高年帛。戊申,至自温汤。癸丑,赦关内。

六年正月乙卯朔,日有食之。癸西,静州山獠反,右武卫将军李子和败之。三月,侯君集罢。戊辰,如九成宫。丁丑,降雍、岐、豳三州死罪以下,赐民八十以上粟帛。五月,魏徵检校侍中。六月己亥,丰王元亨薨。辛亥,江王嚣薨。七月己巳,诏天下行乡饮酒。九月己酉,幸庆善宫。十月,侯君集起复。卯,至自庆善宫。十二月辛未,虑囚,纵死罪者归其家。是岁,诸羌内属者三十万人。

七年正月戊子,斥宇文化及党人之子孙勿齿。辛丑,赐京城酺三日。三月丁卯,雨土。三月戊子,王珪罢。庚寅,魏徵为侍中。五月癸未,如九成宫。六月辛亥,戴胄薨。八月辛未,东酉洞獠寇边,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为龚州道行军总管以讨之。九月,纵囚来归,皆赦之。十月庚申,至自九成宫。乙丑,京师地震。十一月壬辰,开府仪同三司长孙无忌为司空。十二月甲寅,幸芙蓉园。丙辰,猎于少陵原。戊午,至自少陵原。

八年正月辛丑,张士贵及獠战,败之。壬寅,遣使循省天下。二月乙巳,皇太子加元服。丙午,降死罪以下,赐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爵一级,民酺三日。三月庚辰,如九成宫。五月辛未朔,日有食之。是夏,吐谷浑寇凉州,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为酉海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樊兴为赤水道行军总管,以伐之。七月,陇右山崩。八月甲子,有星孛于虚、危。十月,作永安宫。甲子,至自九成宫。十一月辛未,李靖罢。己丑,吐谷浑寇凉州,执行人鸿胪丞赵德楷。十二月辛丑,特进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任城郡王道宗为鄯善道行军总管,胶东郡公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以伐吐谷浑。丁卯,从太上皇阅武于城西。

九年正月,党项羌叛。二月,长孙无忌罢。三月庚辰,洮州羌杀刺史孔长秀,附于吐谷浑。壬午,大赦。乙酉,高甑生及羌人战,败之。闰四月丙寅朔,日有食之。五月,长孙无忌起复。庚子,太上皇崩,皇太子听政。壬子,李靖及吐谷浑战,败之。七月庚子,盐泽道行军副总管刘德敏及羌人战,败之。十月庚寅,葬太武皇帝于献陵。十一月壬戌,特进萧瑀参豫朝政。

十年正月甲午,复听政。癸丑,徙封元景为荆王,元昌汉王,元礼徐王,元嘉韩王,元则彭王,元懿郑王,元轨霍王,元凤虢王,元庆道王,灵夔燕王,恪吴王,泰魏王,祐齐王,愔蜀王,恽蒋王,贞越王,慎纪王。三月癸丑,出诸王为都督。六月壬申,温彦博为尚书右仆射,太常卿杨师道为侍中。魏徵罢为特进,知门下省事,参议朝章国典。己卯,皇后崩。十一月庚寅,葬文德皇后于昭陵。十二月,萧瑀罢。庚辰,虑囚。

十一年正月丁亥,徙封元裕为邓王,元名舒王。庚子,作飞仙宫。乙卯,免雍州今岁租赋。二月丁巳,营九摐山为陵,赐功臣、密戚陪茔地及秘器。甲子,如洛阳宫。乙丑,给民百岁以上侍五人。壬午,猎于鹿台岭。三月丙戌朔,日有食之。癸卯,降洛州囚见徒,免一岁租、调。辛亥,猎于广成泽。癸丑,如洛阳宫。’六月甲寅,温彦博薨。丁巳,幸明德宫。己未,以诸王为世封刺史。戊辰,以功臣为世封刺史。己巳,徙封元祥为江王。七月癸未,大雨,水,谷、洛溢。乙未,诏百官言事。壬寅,废明德宫之玄圃院,赐遭水家。丙午,给亳州老子庙、兗州孔子庙户各二十以奉享,复凉武昭王近墓户二十以守卫。九月丁亥,河溢,坏陕州河北县,毁河阳中潭,幸白司马坂观之,赐濒河遭水家粟帛。十月癸丑,赐先朝谋臣武将及亲戚亡者茔陪献陵。十一月辛卯,如怀州。乙未,猎于济源麦山。丙午,如洛阳宫。

十二年正月乙未,丛州地震。癸卯,松州地震。二月癸亥,如河北县,观底柱。甲子,巫州獠反,夔州都督齐善行败之。乙丑,如陕州。丁卯,观盐池。庚午,如蒲州。甲戌,如长春宫。免朝邑今岁租赋,降囚罪。乙亥,猎于河滨。闰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丙戌,至自长春宫。七月癸酉,吏部尚书高士廉为尚书右仆射。八月壬寅,吐蕃寇松州,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兵以伐之。九月辛亥,阔水道行军总管牛进达及吐蕃战于松州,败之。十月己卯,猎于给平,赐高年粟帛。乙未,至自始平。钧州山獠反,桂州都督张宝德败之。十一月己巳,明州山獠反,交州都督李道彦败之。十二月辛巳,壁州山獠反,右武候将军上官怀仁讨之。是岁,滁、豪二州野蚕成茧。

十三年正月乙巳,拜献陵,赦三原及行从,免县人今岁租赋,赐宿卫陵邑郎将、三原令爵一级。丁未,至自献陵。二月庚子,停世封刺史。三月乙丑,有星孛于毕、昴。四月戊寅,如九成宫。甲申,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反,伏诛。壬寅,云阳石然。五月甲寅,以旱避正殿,诏五品以上言事,减膳,罢役,理囚,赈乏,乃雨。六月丙申,封弟元婴为滕王。八月辛未朔,日有食之。十月甲申,至自九成宫。十一月辛亥,杨师道为中书令。戊辰,尚书左丞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十二月壬申,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以伐高昌。乙亥,封子福为赵王。壬辰,猎于咸阳。癸巳,至自咸阳。是岁,滁州野蚕成茧。

十四年正月庚子,有司读时令。甲寅,幸魏王泰第,赦雍州长安县,免延康里今岁租赋。二月丁丑,观释奠于国学,赦大理、万年县,赐学官高第生帛。壬午,幸温汤。辛卯,至自温汤。乙未,求梁皇偘褚仲都、周熊安生沈重、陈沈文阿周弘正张讥、隋何妥刘焯刘炫之后。三月,罗、窦二州獠反,广州总管党仁弘败之。五月壬寅,徙封灵夔为鲁王。六月,滁州野蚕成茧。乙酉,大风拔木。八月庚午,作襄城宫。癸酉,侯君集克高昌。九月癸卯,赦高昌部及士卒父子犯死、期犯流、大功犯徒、小功缌麻犯杖,皆原之。闰十月乙未,如同州。甲辰,猎于尧山。庚戌,至自同州。十一月甲子,有事于南郊。十二月丁酉,侯君集俘高昌王以献,赐酺三日。癸卯,猎于樊川。乙巳,至自樊川。

十五年正月辛巳,如洛阳宫,次温汤。卫士崔卿、刁文懿谋反,伏诛。三月戊辰,如襄城宫。四月辛卯,诏以来岁二月有事于泰山。乙未,免洛州今岁租,还户故给复者加给一年,赐民八十以上物,惸独鳏寡疾病不能自存者米二斛。虑囚。六月己酉,有星孛于太微。丙辰,停封泰山,避正殿,减膳。七月丙寅,宥周、隋名臣及忠列子孙贞观以后流配者。十月辛卯,猎于伊阙。壬辰,如洛阳宫。十一癸酉,薛延陀寇边,兵部尚书李世勣为朔州道行军总管,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以伐之。十二月戊子,至自洛阳宫。庚子,命三品以上嫡子事东宫。辛丑,虑囚。甲辰,李世勣及薛延陀战于诺真水,败之。乙巳,赠战亡将士官三转。

十六年正月乙丑,遣使安抚西州。戊辰,募戍西州者,前犯流死亡匿,听自首以应募。辛未,徙天下死罪囚实西州。中书舍人岑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六月戊戌,太白昼见。七月戊午,长孙无忌为司徒,房玄龄为司空。十一月丙辰,猎于武功。壬戌,猎于岐山之阳。甲子,赐所过六县高年孤疾氈衾粟帛,遂幸庆善宫。庚午,至自庆善宫。十二月癸卯,幸温汤。甲辰,猎于骊山。乙己,至自温汤。

十七年正月戊辰,魏徵薨。代州都督刘兰谋反,伏诛。二月己亥,虑囚。戊申,图功臣于凌烟阁。三月壬子,禁送终违令式者。丙辰,齐王祐反,李世勣讨之。甲子,以旱遣使覆囚决狱。乙丑,齐王祐伏诛,纵复齐州一年。四月乙酉,废皇太子为庶人,汉王元昌、侯君集等伏诛丙。戌,立晋王治为皇太子,大赦,赐文武官及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爵一级,民八十以上粟帛,酺三日。丁亥,杨师道罢。己丑,特进萧瑀为太子太保,李世勣为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庚寅,谢承乾之过于太庙。癸巳,降封魏王泰为东莱郡王。六月己卯朔,日有食之。壬辰,葬隋恭帝。甲午,以旱避正殿,减膳,诏京官五品以上言事。丁酉,高士廉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政事。闰月丁巳,诏皇太子典左右屯营兵。丙子,徙封泰为顺阳郡王。七月丁酉,房玄龄罢。八月庚戌,工部尚书张亮为刑部尚书,参豫朝政。十月丁未,建诸州邸于京城。丁巳,房玄龄起复。十一月己卯,有事于南郊。壬午,赐酺三日,以凉州获瑞石,赦凉州。十二月庚申,幸温汤。庚午,至自温汤。

十八年正月乙未,如钟官城。庚子,如鄠。壬寅,幸温汤。二月己酉,如零口。乙卯,至自零口。丁巳,给复突厥、高昌部人隶诸州者二年。四月辛亥,如九成宫。七月甲午,营州都督张俭率幽、营兵及契丹、奚以伐高丽。八月壬子,安酉都护郭孝恪为西州道行军总管,以伐焉耆。甲子,至自九成宫。丁卯,刘洎为侍中,岑文本为中书令,中书侍郎马周守中书令。九月,黄门侍郎褚遂良参豫朝政。辛卯,郭孝恪及焉耆战,败之。十月辛丑朔,日有食之。癸卯,宴雍州父老于上林苑,赐粟帛。甲寅,如洛阳宫。己巳,猎于天池。十一月戊寅,虑囚。庚辰,遣使巡问郑、汝、怀、泽四州高年,宴赐之。甲午,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李世勣、马周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十六总管兵以伐高丽。十二月壬寅,庶人承乾卒。戊午,李思摩部落叛。

十九年二月庚戌,如洛阳宫,以伐高丽。癸丑,射虎于武德北山。乙卯,皇太子监国于定州。丁巳,赐所过高年鳏寡粟帛,赠比干太师,谥忠烈。三月壬辰,长孙无忌摄侍中,吏部尚书杨师道摄中书令。四月癸卯,誓师于幽州,大飨军。丁未,岑文本薨。癸亥,李世勣克盖牟城。五月己巳,平壤道行军总管程名振克沙卑城。庚午,次辽泽,瘗隋人战亡者。乙亥,辽东道行军总管张君乂有罪,伏诛。丁丑,军于马首山。甲申,克辽东城。六月丁酉,克白岩城。已未,大败高丽于安市城东南山,左武卫将军王君愕死之。辛酉,赐酺三日。七月壬申,葬死事官,加爵四级,以一子袭。九月癸未,班师。十月丙午,次营州,以太牢祭死事者。丙辰,皇太子迎谒于临渝关。戊午,次汉武台,刻石纪功。十一月癸酉,大飨军于幽州。庚辰,次易州。癸未,平壤道行军总管张文干有罪,伏诛。丙戌,次定州。丁亥,贬杨师道为工部尚书。十二月戊申,次并州。己未,薛延陀寇夏州,左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败之。庚申,杀刘洎。

二十年正月辛未,夏州都督乔师望及薛延陀战,败之。丁丑,遣使二十二人,以六条黜陟于天下。庚辰,赦并州,起义时编户给复三年,后附者一年。二月甲午,从伐高丽无功者,皆赐勋一转。庚申,赐所过高年鳏寡粟。三月己巳,至自高丽。庚午,不豫,皇太子听政。己丑,张亮谋反,伏诛。闰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六月乙亥,江夏郡王道宗、李世勣伐薛延陀。七月辛亥,疾愈。李世勣及薛延陀战,败之。八月甲子,封孙忠为陈王。己巳,如灵州。庚辰,次泾州,赐高年鳏寡粟帛。丙戌,逾陇山关,次瓦亭,观牧马。丁亥,许陪陵者子孙从葬。九月辛卯,遣使巡察岭南。甲辰,铁勒诸部请上号为“可汗”。辛亥,灵州地震。十月,贬萧瑀为商州刺史。丙戌,至自灵州。十一月己丑,诏:“祭祀、表疏,籓客、兵马、宿卫行鱼契给驿,授五品以上官及除解,决死罪,皆以闻,余委皇太子。”

二十一年正月壬辰,高士廉薨。丁酉,诏以来岁二月有事于泰山。甲寅,以铁勒诸部为州县,赐京师酺三日。虑囚,降死罪以下。二月丁丑,皇太子释菜于太学。三月戊子,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兵以伐高丽。四月乙丑,作翠微宫。五月戊子,幸翠微宫。壬辰,命百司决事于皇太子。庚戌,李世勣克南苏、木底城。六月丁丑,遣使铁勒诸部购中国人陷没者。七月乙未,牛进达克石城。丙申,作玉华宫。庚戌,至自翠微宫。八月,泉州海溢。壬戌,停封泰山。九月丁酉,封子明为曹王。十月癸丑,褚遂良罢。十一月癸卯,进封泰为濮王。十二月戊寅,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兵以伐龟兹。

二十二年正月庚寅,马周薨。戊戌,幸温汤。己亥,中书舍人崔仁师为中书侍郎,参知机务。丙午,左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以伐高丽。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省事。戊申,至自温汤。二月褚遂良起复。乙卯,见京城父老,劳之,蠲今岁半租,畿县三之一。丁卯,诏度辽水有功未酬勋而犯罪者与成官同。乙亥,幸玉华宫。己卯,猎于华原。流崔仁师于连州。三月丁亥,赦宜君给复县人自玉华宫苑中迁者三年。四月丁巳,松州蛮叛,右武候将军梁建方败之。六月丙寅,张行成存问河北从军者家,令州县为营农。丙子,薛万彻及高丽战于泊灼城,败之。七月甲申,太白昼见。壬辰,杀华州刺史李君羡。癸卯,房玄龄薨。八月己酉朔,日有食之。辛未,执失思力伐薛延陀余部于金山。九月庚辰,昆丘道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及薛延陀余部处月、处蜜战,败之。己亥,褚遂良为中书令。壬寅,眉、邛、雅三州獠反,茂州都督张士贵讨之。十月癸丑,至自玉华宫。己巳,阿史那社尔及龟兹战,败之。十二月辛未,降长安、万年徒罪以下。闰月癸巳,虑囚。

二十三年正月辛亥,阿史那社尔俘龟兹王以献。三月己未,自冬旱,至是雨。辛酉,大赦。丁卯,不豫,命皇太子听政于金液门。四月巳亥,幸翠微宫。五月戊午,贬李世勣为叠州都督。己巳,皇帝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三。庚午,奉大行御马舆还京师。礼部尚书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张行成兼侍中,高季辅兼中书令。壬申,发丧,谥曰文。上元元年,改谥文武圣皇帝;天宝八载,谥文武大圣皇帝;十三载,增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赞曰: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传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兴之业。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武王有天下,传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与宣之功,其余无所称焉。虽《诗》、《书》所载,时有阙略,然三代千有七百余年,传七十余君,其卓然著见于后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呜呼,可谓难得也!唐有天下,传世二十,其可称者三君,玄宗、宪宗皆不克其终,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然《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叹息于斯焉。


译文

太宗,名世民,是高祖的次子。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太宗刚四岁时,有一书生拜见高祖说:“明公的容貌在相法上是贵人,就必有贵子。”到见了太宗,说:“他有龙凤的姿质,日月的仪表,也许年近二十岁,即能济世安民。”书生离去后,高祖怕他讲的话泄露出去,派人追杀他,却不知其去向,因而以为他是神。于是用他的话,给太宗取名叫世民。

隋朝大业年间,突厥军在雁门包围了炀帝,炀帝从围城中用木块系上诏书,放进汾水让它顺流而下,诏令招兵奔赴救援。太宗这时十六岁,前往应募,隶属于将军云定兴,他对云定兴说:“敌寇胆敢围困我朝天子,是以为没有援军的缘故。眼下我们应先撤军几十里地,让敌寇白天看到我军旗,夜间听见我军指挥进退的钲鼓声,以为援军大批涌至,即可不攻打而让它跑掉。如不这样,让它知道了我方虚实,那就胜负难料了。”云定兴听从了这一计策。军队行至崞县,突厥侦察兵见隋军不断开来,果然飞马报告始毕可汗说:“隋军救兵大批到了!”便撤军离去。高祖攻打历山飞一带的盗贼,陷入包围之中,太宗轻骑疾驰去攻取而引出贼军,趁势奋力攻打,大败寇军。

太宗为人聪明英武,胸怀大志,并能屈己礼贤下士。这时天下已乱,盗贼蜂起,太宗料知隋朝必亡,于是施舍钱财蓄养能士,交结豪杰。长孙顺德、刘弘基等,都因犯事逃亡,太宗把他们隐藏起来。他又和晋阳县令刘文静特别要好,刘文静因李密案坐牢,太宗夜间去狱中见他,和他商议夺取天下的大事。当时百姓为躲避盗寇大批进入县城,城中将近万人,刘文静做县令时间久,知道他是豪杰,因而一同策划。计谋已定,就通过裴寂告诉高祖。高祖起初不同意,过后同意了。

高祖起兵后,设立大将军府。太宗领兵夺取西河,杀了郡丞高德儒。担任右领军大都督,被封为敦煌郡公。唐军西进,快到霍邑时,适逢久雨不住,即将断粮,高祖打算回师太原,太宗劝谏说:“义军为天下而起兵,应该直入咸阳,号召、指挥天下。现在退守一城,这是贼寇而已。”高祖不采纳。太宗在军营门前痛哭,高祖感到惊诧,叫来太宗询问,太宗回答说:“返回太原,军众当前就会离散,敌军趁机在后追赶,转眼即被灭亡,所以感到悲伤。”高祖省悟过来,说:“举兵首事的是你,成败也在你。”这时左军已先行返往太原,太宗立即与陇西公李建成分头去追回他们。半夜,太宗迷失道路进入山谷,便舍弃坐骑,步行追上左军,与他们一道返回。高祖继续率军前进,黎明到达霍邑。宋老生闭城不出,太宗带领几名骑兵随从自己,靠近城根,举鞭指挥,好像将要围城的样子。宋老生恼怒而出,背城布阵。高祖率领李建成在他东侧,太宗与柴绍在他南面。宋老生率军迫近东侧,李建成从马上坠落,宋老生趁机追赶,高祖带兵撤退。太宗从南边飞马冲下山坡,分兵将宋老生的军队截成两段,并从宋老生的阵后出击,宋老生兵败逃跑,趁势将宋老生斩了。唐军进驻洛阳,攻打胡人贼寇刘鹞子,打败了他。唐军进攻长安,太宗驻扎金城坊,攻城的西北,克敌破城。隋恭帝义宁元年(617),太宗任光禄大夫、唐国内史,被改封为秦国公,食邑一万户。薛举进攻扶风,太宗将他击败,斩下敌军首级一万多,于是攻占的地盘扩展到陇右。义宁二年(618),太宗任右元帅,改封为赵国公,率十万大军攻打东都洛阳,没有成功而返回;在三王陵设下伏兵多处,打败隋将段达上万人。

唐武德元年(618),太宗任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晋升封爵为秦王。薛举进犯泾州,太宗担任西讨元帅,职位提升为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病,他属下的各将领被薛举打败。八月,太宗病稍愈,再度驻扎高土庶城,与薛举相持不下六十多天。不久薛举死去,他的儿子薛仁杲率军求战,太宗按兵不动。时间久了,薛仁杲断了军粮,军众渐渐叛离,太宗说:“可以反击了!”便派行军总管梁实在浅水原筑起栅栏。薛仁杲的将领宗罗目侯攻打梁实,太宗派将军庞玉救援梁实,庞玉的军队几乎失败。太宗率军从宗罗目侯的背后出击,宗罗目侯败逃,太宗追击,直抵敌军城下,薛仁杲才出城投降。太宗率军返回,高祖派李密快马赶往豳州传告慰劳。李密见到太宗,不敢抬头仰视,事后他赞叹说:“他是真正杰出的君主!”太宗到祖庙进献战果后,任右武侯大将军、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高祖还诏令蒲、陕、河北诸总管的军队统受太宗调度指挥。

武德二年(619)正月,太宗镇守长春宫,晋升为左武侯大将军、凉州总管。这时,刘武周占据并州,宋金刚攻破浍州,王行本占据蒲州,同时夏县人吕崇茂杀了县令,以此响应刘武周。高祖惧怕,诏令各将领放弃河东以固守关中。太宗认为不可放弃,希望得到三万兵力,凭他们打败贼军。于是高祖将关中的全部兵力调来增补太宗。十一月,太宗出龙门关,驻扎柏壁。

武德三年(620)四月,太宗在柏壁击败宋金刚。宋金刚逃往介州,太宗追击,一天一夜快马急驰二百里,在雀鼠谷西北宿营。军士全部受饥,太宗两天没吃,赶到浩州才进餐,而宋金刚的将领尉迟敬德、寻相等都来归降。刘武周恐惧,逃奔突厥;他的部将杨伏念占领并州归降。高祖派萧蠫到军中委任太宗为益州道行台尚书令。七月,讨伐王世充,在北邙打败了他。

武德四年(621)二月,窦建德率领十万兵马援助王世充,太宗在虎牢关打败并生擒窦建德,王世充才投降。六月,凯旋归来,太宗身披金甲,列队铁甲骑兵万名、武士三万,队伍前后吹奏军乐,到祖庙进献敌俘。高祖认为太宗功高,旧有官号不能与他的功劳相称,于是给他加号为天策上将,兼任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职位在王公之上,增赐食邑至三万户,赏给他卷龙衣和王冠、金辂车、双璧玉及黄金六千斤,出行队列前后的九部乐队和持木剑的仪仗队四十人。

武德五年(622)正月,太宗在氵名州讨伐、打败刘黑闼。刘黑闼投降后不久又反叛。高祖极恼怒,命令太子李建成将山东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抓来活埋,年幼体弱者和妇女赶去充实关中。太宗直言极谏,认为不可以这样做,这才作罢。又给太宗加官为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武德七年(624),突厥侵犯边境,太宗与突厥军在豳州相遇,带领一百骑士随从与突厥首领会谈,结盟后突厥军撤离。

武德八年(625),太宗晋升为中书令。起初,高祖起兵太原,并非其本意,而首事者出于太宗。及至夺取了天下,打败宋金刚、王世充、窦建德等人,太宗功劳更高,因此高祖屡屡许诺以太宗为皇太子。太子李建成害怕被废黜,与齐王李元吉密谋杀害太宗,但未行动。

武德九年(626)六月,太宗带兵闯入玄武门,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高祖大惊,便立太宗为皇太子。

同年八月初九,太宗在东宫显德殿登皇帝位。派裴寂在都城南郊祭告上天。施行大赦,放回武德年间被流放的人员。赐给文武官员勋号、爵位。免除关内和蒲、芮、虞、泰、陕、鼎六个州的两年租税,全国免除徭役一年。百姓中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赐给粮食、布帛,百岁以上老人加授荣衔。废止潼关以东靠近黄河的各关塞。十八日,放出宫女三千余人。二十一日,立王妃长孙氏为皇后。二十八日,突厥军进犯便桥。三十日,太宗在便桥与突厥颉利可汗结盟。

九月二十七日,禁止供奉非正统的神礻氏、不合礼制规定的祭祀、不是龟易五兆的占卜。

十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蚀现象。初八,太宗立中山郡王李承乾为皇太子。二十五日,萧蠫、陈叔达被免职。

十一月初五,将没有建立功勋的皇族中的郡王降级为县公。

十二月十九日,太宗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

这年,太宗将其子长沙郡王李恪晋封为汉王,宜阳郡王李..晋封为楚王。

太宗贞观元年(627)正月初一,更改年号。十七日,燕郡王李艺在泾州反叛,被处死。

二月初四,下诏:庶民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以上没有夫婿的,州县官府安排按礼节仪式订婚、迎娶;家穷不能自行聘娶的,由同乡的富家与亲戚资助送亲;鳏夫六十岁、寡妇五十岁和已有子而能守节的孤孀,不强求。

三月初十,长孙皇后举行躬亲蚕事的典礼。二十三日,下诏:“齐朝仆射崔季舒、黄门侍郎郭遵、尚书右丞封孝琰因尽情直言而蒙受灾难,季舒之子崔刚、郭遵之子郭云、孝琰之子封君遵一并遭受淫刑滥罚连累,应免去在宫内执役,按官位给予褒奖。”

闰三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蚀。

四月十二日,凉州都督、长乐郡王李幼良有罪,被处死。

五月初二,敕令中书令、侍中在朝堂接受讼状,有陈述政事的一律加封上呈。

六月二十一日,封德彝逝世。二十四日,太子少师萧蠫任尚书左仆射。

这年夏季,山东遭受干旱,免除本年租税。

七月初二,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任尚书右仆射。

八月,河南、陇右的边缘各州遭霜。宇文士及任检校凉州都督。十九日,将高士廉贬为安州大都督。

九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蚀。十二日,派遣使臣巡视各州遭害的农田,救济、慰问贫民。御史大夫杜淹任检校吏部尚书,参与谋议朝政。宇文士及被免职。二十二日,幽州都督王君廓逃亡突厥。

十月十八日,太宗因灾荒克俭膳食。

十一月十一日,准许十九岁以下的子弟随父兄去就任官职的处所。

十二月初四,萧蠫被免职。三十日,利州都督李孝常、右武卫将军刘德裕谋反,被处死。

贞观二年(628)正月初三,长孙无忌被免职。兵部尚书杜如晦任检校侍中,总监东宫的兵马事务。初五,吐谷浑侵犯岷州,都督李道彦打败了他。初九,改封李恪为蜀王,李泰为越王,李..为燕王。二十二日,刑部尚书李靖任检校中书令。

二月二十一日,地方官员考核成绩为上等的,朝廷给予俸禄。

三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蚀。初五,命令中书门下的五品以上官员和尚书议定死罪犯人。十五日,李靖任关内道行军大总管,以防御薛延陀部族进犯。二十二日,派遣使臣巡视关内各地,拿出钱财珍宝帮助饥民赎回卖掉的孩子。二十三日,因旱蝗灾害,太宗自陈己过,施行大赦。二十六日,降雨。

四月初三,掩埋隋朝人暴露的尸骸。二十六日,朔方人梁洛仁杀了梁师都降顺朝廷。

六月初九,下诏:出使官员由官府供给其家庭粮食。十五日,太宗因其子李治出生,赐粮给这一天生儿子的家庭。十六日,辰州刺史裴虔通因杀了隋炀帝被削除爵位,流放..州。

七月初四,莱州刺史牛方裕、绛州刺史薛世良、广州长史唐奉义、虎牙郎将高元礼,因系宇文化及的党羽,都被革职,流放边远地区。

八月初一,太宗在朝堂检查冤狱情况。二十八日,封北周隋朝王族的后裔为诸侯国君,设置该封地的官吏。

九月初九,因丰收,特赐百姓聚饮三天。

十月初七,杜淹逝世。十五日,杀了瀛州刺史卢祖尚。

十一月十九日,在京城南郊举行祭天大典。

十二月二十日,黄门侍郎王王圭代理侍中。二十一日,禁止五品以上官员去往集市。

贞观三年(629)正月初四,太宗因旱灾避离正殿。十一日,官员年终考核成绩得上之下等的,给予一年俸禄。十六日,太宗到太庙祭祀。二十一日,太宗在籍田上亲耕行“籍礼”,以奉祀宗庙、兼力倡农耕之事。二十九日,裴寂被免职。

二月初六,房玄龄任尚书左仆射,杜如晦任尚书右仆射,尚书右丞魏征任秘书监,参预朝政。

三月初八,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

四月初四,太上皇李渊移居大安宫。二十三日,太宗初用太极殿。二十七日,赏赐孝义之家每户粟米五斛,八十岁以上老人粟二斛,九十岁以上的老人粟三斛,百岁以上老人另加绢二匹,妇女自正月以来生儿子的赐粟一斛。

五月二十五日,周王李元方逝世。

七月初八,因旱灾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初九,大风拔起树木。十二日,下诏文武官员议政。

八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蚀。十九日,李靖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讨伐突厥。

九月二十日,华州刺史柴绍任胜州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突厥。

十一月二十三日,并州都督李世责力任通漠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任金河道行军总管,任城郡王李道宗任大同道行军总管,幽州都督卫孝节任恒安道行军总管,营州都督薛万淑任畅武道行军总管,以讨伐突厥。

十二月十七日,杜如晦被免职。

闰十二月十七日,给为国战死的人建立佛祠。二十五日,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

这年,从塞外回归的中国人和将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开发为唐朝州县的人达一百二十余万。

贞观四年(630)正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二十七日,武德殿北院起火。

二月初三,太宗亲临温泉。初八,李靖与突厥军在阴山交战,打败对方。初十,太宗从温泉回到京城。十八日,施行大赦,赐许百姓聚饮五天。御史大夫温彦博任中书令;王王圭任侍中;民部尚书戴胄兼检校吏部尚书,参预朝政;太常卿萧蠫任御史大夫,与宰相一同参预谋议朝政。二十一日,因旱灾太宗诏令公卿大臣谋议政事。

三月二十九,李靖俘虏突厥首领颉利可汗进献宗庙。

四月初三,西北各族的君长请求给太宗加号为“天可汗”。

六月二十二日,派士卒修理洛阳宫。

七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初十,萧蠫被免职。十一日,太上皇李渊身体不适,太宗停止上朝。二十八日,李渊病愈,太宗给予都督、刺史、文武官员以及百姓中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家门里巷受表彰的孝子以不同的赏赐。

八月二十二日,李靖任尚书右仆射。

九月初八,埋葬长城南边隋朝人暴露的尸骸。十七日,太宗去陇州。二十日,下令禁止在古代的圣明君主、贤良大臣和忠义之士的墓地放牧。

十月初一,对岐、陇二州施行赦免:免除其本年租税;对咸阳、始平、武功三地的死罪以下罪犯减刑。初十,太宗在贵泉谷打猎。十三日,到鱼龙川打猎,将所获得的猎物在大安宫献祭。二十五日,免除武功县的本年租赋。

十一月初一,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任兵部尚书,参预谋议朝政。初三,太宗从陇州回到京城。十七日,废除鞭背肉刑。

十二月十四日,太宗在鹿苑打猎;十五日,从鹿苑回到京城。

这年,全国判为死罪的二十九人。

贞观五年(631)正月十三日,太宗到昆明池打猎。十六日,从昆明池回到京城,将猎物献祭于大安宫。

二月十九日,太宗封其弟李元裕为郐王,李元名为谯王,李灵夔为魏王,李元祥为许王,李元晓为密王。二十日,封其子李忄音为梁王,李贞为汉王,李恽为郯王,李治为晋王,李慎为申王,李嚣为江王,李简为代王。

四月初三,代王李简去世。

五月初七,用黄金、丝织品赎回沦落在突厥的隋朝遗民,使他们归返家园。

八月十七日,派使臣赴高丽国,祭祀原隋朝的阵亡者。二十一日,杀了大理丞张蕴古。

十一月二十一日,在京城南郊举行祭天大典。

十二月初二,太宗下诏令:“判决死刑,京城内的要详审、重行上奏五次;各州的死刑判决要详审、上奏三次。复奏的日子里,尚食官不要进奉酒肉。”十七日,太宗到温泉。十八日,到骊山打猎,赐给新丰的高龄人丝织品。二十三日,从温泉回到京城。二十八日,对关内施行赦免。

贞观六年(632)正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十九日,静州的山獠族人反叛,被右武卫将军李子和打败。

三月,侯君集被免职。十五日,太宗去九成宫。二十四日,对雍、岐、豳三个州的死罪以下的犯人减刑,赐给百姓中八十岁以上老人粮食、布帛。

五月,魏征任检校侍中。

六月十七日,酆王李元亨去世。二十九日,江王李嚣去世。

七月十七日,太宗诏令全国实行地方长官为被举荐贡士以酒食送行的“乡饮酒”制度。

九月二十九日,太宗亲临庆善宫。

十月,侯君集重被起用。初五,太宗从庆善宫返回。

十二月二十二日,太宗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放死刑罪犯回家探视。

这年,羌族各部归附中国的有三十万人。

贞观七年(633)正月初十,太宗指示:宇文化及党羽的子孙不得录用。二十三日,赐准京城百姓聚饮三天。

二月十九日,像降雨般落下泥土。

三月十一日,王王圭被免职。十三日,魏征任侍中。

五月初七,太宗去往九成宫。

六月初五,戴胄去世。

八月二十六日,东、西洞僚族人侵犯边界,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任龚州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

九月,上年放回探家的死罪囚犯返回监狱,全部被赦免死刑。

十月十六日,太宗从九成宫返回。二十一日,京城发生地震。

十一月十八日,开府仪同三司长孙无忌任司空。

十二月十一日,太宗亲临芙蓉园。十三日,到少陵原打猎。十五日,从少陵原返京。

贞观八年(634)正月二十八日,张士贵与僚人交战,打败僚人。二十九日,派使臣巡察全国。

二月初三,皇太子行加冠礼。初四,对判死罪以下的罪犯减刑,赐给五品以上官员的儿子中爵级不及其父的晋爵一级,百姓聚饮三天。

三月初八,太宗去往九成宫。

五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蚀。

这年夏天,吐谷浑侵犯凉州,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任西海道行军总管,左骁卫将军樊兴任赤水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吐谷浑。

七月,陇右地区发生山崩。

八月二十五日,在虚、危两宿的天区有彗星。

十月,兴建永安宫。二十五日,太宗从九成宫返京。

十一月初三,李靖被免职。二十一日,吐谷浑军队侵犯凉州,俘虏了朝廷使臣、鸿胪丞赵德楷。

十二月初三,加“特进”勋号的李靖任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任积石道行军总管,任城郡王李道宗任鄯善道行军总管,胶东郡公李道彦任赤水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李大亮任且末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任盐泽道行军总管,率军征讨吐谷浑。二十九日,太宗随太上皇李渊在京城西检阅武备。

贞观九年(635)正月,党项羌族反叛。

二月,长孙无忌被免职。

三月十四日,洮州羌人杀了刺史孔长秀,依附吐谷浑。十六日,施行大赦。十九日,高甑生与羌人作战,打败羌军。

闰四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

五月,长孙无忌重被起用。初六,太上皇李渊逝世,皇太子李承乾处理政务。十八日,李靖与吐谷浑交战,打败吐军。

七月初七,盐泽道行军副总管刘德敏与羌人交战,打败羌军。

十月二十七日,在献陵安葬太武皇帝李渊。

十一月三十日,加“特进”勋号的萧蠫参预朝政。

贞观十年(636)正月初三,太宗重又亲理政事。二十二日,改封李元景为荆王,李元昌为汉王,李元礼为徐王,李元嘉为韩王,李元则为彭王,李元懿为郑王,李元轨为霍王,李元凤为虢王,李元庆为道王,李灵夔为燕王,李恪为吴王,李泰为魏王,李..为齐王,李忄音为蜀王,李恽为蒋王,李贞为越王,李慎为纪王。

三月二十三日,太宗委派各藩王出任都督。

六月十四日,温彦博任尚书右仆射,太常卿杨师道任侍中。魏征免去原职,加“特进”勋号,主持门下省政务,参预谋议朝廷章奏国家制度。二十一日,太宗皇后长孙氏逝世。

十一月初四,在昭陵安葬文德皇后长孙氏。

十二月,萧蠫被免职。二十四日,太宗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

贞观十一年(637)正月初一,改封李元裕为邓王,李元名为舒王。十四日,建造飞山宫。二十九日,下令免征雍州本年租税。

二月初二,将九萯山营建为帝王墓地,赏赐功臣、近戚随葬墓地和棺木。初九,太宗去往洛阳宫。初十,供给百岁以上老人侍者五人。二十七日,太宗在鹿台岭打猎。

三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十八日,减少洛州囚禁的现有服刑的犯人,免除一年的租税和随乡所产应征的赋税、力役。二十六日,太宗到广成泽打猎。二十八日,去往洛阳宫。

六月初一,温彦博逝世。初四,太宗亲临明德宫。初六,将诸藩王定为世袭的刺史。十五日,将功臣定为世袭的刺史。十六日,改封许王李元祥为江王。

七月初一,大雨,水灾,谷水、洛川洪水泛滥。十三日,太宗下诏百官议政。二十日,废止明德宫的玄圃院,赏赐遭受水灾人家。二十四日,给亳州老子庙、兖州孔子庙各二十户以专事祭祀,恢复靠近北凉武昭王陵墓的二十户以做守卫。

九月初六,黄河泛滥,冲坏了陕州河北县,冲毁了河阳的中氵单,太宗亲临白司马坂察看,赐给黄河附近水灾户粮食布匹。

十月初三,赏赐前朝谋臣武将及亲戚的死者墓地在献陵陪葬。

十一月十一日,太宗去怀州。十五日,到济源的麦山打猎。二十六日,去洛阳宫。

贞观十二年(637)正月十五,丛州地震。二十三日,松州地震。

二月十三日,太宗到河北县,察看砥柱山。十四日,巫州的僚族人反叛,被夔州都督齐善行打败。十五日,太宗去陕州。十七日,察看盐池。二十日,去蒲州。二十四日,去长春宫。免去朝邑本年的租税,减轻囚犯的判罪。二十五日,到黄河边打猎。

闰二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初七,太宗从长春宫返京。

七月二十七日,吏部尚书高士廉任尚书右仆射。

八月二十七日,吐蕃侵犯松州,侯君集任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率领三支总管兵力前去讨伐。

九月初六,阔水道行军总管牛进达与吐蕃军在松州交战,打败吐蕃军。

十月初五,太宗到始平打猎,赐给高龄老人粮食布帛。二十一日,从始平返京。钧州的山僚人反叛,桂州都督张宝德打败叛军。

十一月二十五日,明州的山僚人反叛,交州都督李道彦打败叛军。

十二月初七,壁州的山僚人反叛,右武侯将军上官怀仁讨伐叛军。

这年,滁、豪两州野蚕结成茧。

贞观十三年(638)正月初一,太宗祭拜献陵,宽免三原的囚犯并赏赐随从人员,免除县民本年租赋,赐给宿卫陵邑郎将、三原县令爵位一级。初三,太宗从献陵返京。

二月二十七日,停止封赐世袭刺史。

三月二十二日,有彗星出现在毕、昴二星宿之间的天区。

四月初五,太宗去九成宫。十一日,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反叛,被处死。三十日,云阳有石块燃烧。

五月十二日,太宗因旱灾避离正殿,诏令五品以上官员议政,减少膳食,免除劳役,清理囚犯,救济贫民,这才下雨。

六月二十五日,封其弟李元婴为滕王。

八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

十月十五日,太宗从九成宫返京。

十一月十三日,杨师道任中书令。三十日,尚书左丞刘洎任黄门侍郎,参与执掌政事。

十二月初四,侯君集任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讨伐高昌。初七,太宗封其子李福为赵王。二十四日,到咸阳打猎。二十五日,从咸阳返京。

这年,滁州野蚕结茧。

贞观十四年(639)正月初二,官吏读月令。十六日,亲临魏王李泰府,对雍州长安县施行赦免,免除延康里本年租赋。

二月初十,太宗到国学府观看以酒食祭奠先圣先师的活动,宽免大理寺、万年县的囚犯,赐给学官中优等生布帛。十五日,去温泉。二十四日,从温泉返京。二十八日,寻找梁朝皇侃、褚仲都,北周熊安生、沈重,陈朝沈文阿、周弘正、张讥,隋朝何妥、刘焯、刘炫的后人。

三月,罗、窦二州的僚人反叛,广州总管党仁弘将其打败。

五月初六,改封李灵夔为鲁王。

六月,滁州野蚕结茧。十九日,大风拔起树木。

八月初五,建造襄城宫。初八,侯君集攻克高昌国。

九月初九,赦免高昌军队以及士卒中父子均犯死罪、须守丧一年判流放罪、须守丧九个月判服劳役罪、须守丧五个月和守丧三个月而已判处杖刑的犯人,全部赦免。

闰十月初二,太宗去同州。十一日,到尧山打猎。十七日,从同州返京。

十一月初一,在京城南郊举行祭天大典。

十二月初五,侯君集俘虏高昌国王进献祖庙,太宗赐给百姓聚饮三天。十一日,太宗到樊川打猎。十三日,从樊川返京。

贞观十五年(640)正月十九日,太宗去洛阳宫,在温泉停留。卫士崔卿、刁文懿谋反,被处死。

三月初七,太宗去襄城宫。

四月初一,下诏书:来年二月在泰山设坛祭祀天地。初五,免除洛州本年的田赋,迁入户原已免除劳役的再免服劳役一年,赐给百姓中八旬以上老人以杂帛,鳏寡孤独及有病不能自理生活的人赐给米二斛。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

六月十九,在太微垣天区出现彗星。二十六日,太宗宣布停止来年的泰山祭祀天地活动。避离正殿、减少膳食。

七月初七,赦免北周和隋朝的名臣及忠烈之士的子孙在贞观纪元以后被流放的人。

十月初三,太宗到伊阙打猎。初四,去洛阳宫。

十一月十六日,薛延陀部落侵犯边境,兵部尚书李世责力任朔州道行军总管,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任灵州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李袭誉任凉州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薛延陀。

十二月初一,太宗从洛阳宫返京。十三日,命令三品以上的皇嫡子到东宫听差使。十四日,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十七日,李世责力与薛延陀军队在诺真水交战,打败薛延陀军。十八日,追封阵亡将士三级官衔。

贞观十六年(641)正月初九,派使臣安抚西州。十二日,招募驻防西州的士卒,原犯有流放罪、死罪而逃亡躲藏的人,听任其自首应募。十五日,迁移全国的死罪囚犯充实西州。中书舍人岑文本任中书侍郎,专掌朝廷机密。

六月十四日,白天出现太白星。

七月初五,长孙无忌任司徒,房玄龄任司空。

十一月初四,太宗到武功打猎。初十,到岐山南边打猎。十二日,赐给所经过六个县的高龄孤寡、有病者毡被、粮食、布帛,顺道亲临庆善宫。十八日,从庆善宫返京。

十二月二十二日,太宗到温泉。二十三日,到骊山打猎。二十四日,从温泉返京。

贞观十七年(642)正月十七日,魏征逝世。代州都督刘兰谋反,被处死。

二月十九日,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二十八日,将功臣的图像绘画在凌烟阁上。

三月初二,禁止丧葬违反规范的仪式。初六,齐王李..反叛,李世责力前去讨伐。十四日,因旱灾,太宗派使臣复审囚犯的判罪情况。十五日,齐王李..被处死,下令免除齐州的劳役一年。

四月初六,太宗废黜皇太子李承乾为平民,汉王李元昌、侯君集等人被处死。初七,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施行大赦,赐给文武官员及五品以上官员爵位在其父之下的晋爵一级、百姓中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赐给粮食布帛,聚饮三天。初八,杨师道被免职。初十,“特进”萧蠫任太子太保,李世责力任太子詹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十一日,太宗到祖庙自认错立李承乾的过失。十四日,将魏王李泰降等封为东莱郡王。

六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十四日,安葬隋恭帝。十六日,太宗因旱灾避离正殿,减少膳食,诏令京官五品以上的官员议政。十九日,授予高士廉同中书门下三品,平章政事。

闰六月初十,诏令皇太子李治掌管左、右屯营兵。二十九日,将李泰改封为顺阳郡王。

七月二十日,房玄龄被免职。

八月初三,工部尚书张亮任刑部尚书,参预朝政。

十月初一,建立各州在京的官署。十一日,房玄龄重被起用。

十一月初三,在京城南郊举行祭天大典。初六,赐予聚饮三天;因凉州获得象征祥瑞的玉石,对凉州施行赦免。

十二月十四日,太宗到温泉。二十四日,从温泉返京。

贞观十八年(643)正月二十日,太宗去钟官城。二十五日,去..。二十七日,亲临温泉。

二月初五,去零口。十一日,从零口返京。十三日,免除隶属各州的突厥、高昌部落的百姓徭役二年。

四月初八,去九成宫。

七月初三,营州都督张俭率领幽州、营州的兵力和契丹、奚的军队讨伐高丽国。

八月十一日,安西都护郭孝恪任西州道行军总管,率军讨伐焉耆国。二十三日,太宗从九成宫返京。二十六日,刘洎任侍中,岑文本任中书令,中书侍郎马周代理中书令。

九月,黄门侍郎褚遂良参预朝政。郭孝恪与焉耆交战,打败焉耆军。

十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初三,太宗在上林苑宴请雍州父老,赐给他们粮食布帛。十四日,去洛阳宫。二十九日,到天池打猎。

十一月初八,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初十,派使臣巡视、慰问郑、汝、怀、泽四个州的高龄老人,并宴请、给予赏赐。二十四日,张亮任平壤道行军大总管,李世责力、马周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率十六个总管的兵力讨伐高丽。

十二月初二,被废黜为平民的李承乾去世。十八日,李思摩部落反叛。

贞观十九年(644)二月十二日,太宗去洛阳宫,借以征讨高丽。十五日,到武德北山射虎。十七日,皇太子李治留守定州,代行处理国政。十九日,太宗赐给所经过地方的高龄鳏寡老人粮食布帛,封赠周朝名臣比干为太师,谥号忠烈。

三月二十日,长孙无忌代理侍中,吏部尚书杨师道代理中书令。

四月初六,在幽州誓师,大举犒劳将士。初十,岑文本逝世。二十六日,李世责力攻克盖牟城。

五月初二,平壤道行军总管程名振攻克沙卑城。初三,行军途中在辽泽驻歇二日,为隋朝征讨高丽的阵亡者造墓。初八,辽东道行军总管张君耣有罪,被处死。初十,唐军驻扎马首山。十七日,唐军攻克辽东城。

六月初一,攻克白岩城。二十三日,在安市城东南山地大败高丽军,左武卫将军王君愕殉难。二十五日,赐予聚饮三天。

七月初六,安葬为效忠国事而牺牲的官吏,给他们加爵位四级,由其一个儿子承袭。

九月十八日,凯旋而归。

十月十一日,凯旋回军途中停驻营州,用牛羊猪三牲祭奠为国事牺牲的人们。二十一日,皇太子李治到临渝关拜迎太宗。二十三日,停驻汉武台,刻石碑纪功。

十一月初九,在幽州大行犒劳将士。十六日,停驻易州。十九日,平壤道行军总管张文干获罪,被处死。二十二日,行军停驻定州。二十三日,将杨师道贬官为工部尚书。

十二月十四日,行军停驻并州。二十五日,薛延陀部落侵犯夏州,左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打败薛延陀军。二十六日,杀了侍中刘洎。

贞观二十年(645)正月初八,夏州都督乔师望与薛延陀交战,打败了他。十四日,太宗派使臣二十二人,赴全国各地,按六条规定考核、升降官吏。十七日,对并州施行赦免,起义时的编户免除徭役三年,后来归附的免劳役一年。

二月初一,随从征讨高丽国没有立功的官员,全部赐予晋升勋官一级。二十七日,太宗赐给所经过地方的高龄鳏寡老人粮食。

三月初七,太宗从高丽国返回京城。初八,太宗身体不适,皇太子李治代行处理政事。二十七日,张亮谋反,被处死。

闰三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

六月十五日,江夏郡王李道宗、李世责力讨伐薛延陀。

七月二十一日,太宗病愈。李世责力与薛延陀军交战,将其打败。

八月初五,太宗封其孙李忠为陈王。初十,去灵州。二十一日,歇住泾州,赐给该州高龄鳏寡老人粮食布帛。二十七日,越过陇山关,在瓦亭歇住,察看放马牧场。二十八日,准许死后安葬在皇陵附近的公卿大臣的子孙随其先人的墓地就葬。

九月初二,太宗派使臣巡察岭南。十五日,铁勒各部族请求给太宗加号为“可汗”。二十二日,灵州地震。

十月,将萧蠫贬为商州刺史。二十七日,太宗从灵州返京。

十一月初一,太宗下诏书:“凡举行祭祀,表章奏疏、藩国来宾、调动兵马、宫中值宿警卫人员用鱼符要求供给驿马,授予五品以上官职及其任命、解职、判处死罪,均须奏明朕外,其他事务托付皇太子处置。”

贞观二十一年(646)正月初五,高士廉逝世。初十,下诏书:于来年二月,在泰山祭祀天地。二十七日,将铁勒各部族列为唐朝州县,赐予京城百姓聚饮三天;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对死罪以下的囚犯减刑。

二月二十日,皇太子李治在太学的入学典礼上以芹、藻一类供品祭祀先圣先师。

三月初二,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任青丘道行军大总管,李世责力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率三个总管的兵力去讨伐高丽。

四月初九,营造翠微宫。

五月初三,太宗亲临翠微宫。初七,告谕百官由皇太子决定政事。二十五日,李世责力攻克南苏、木底城。

六月二十二日,派使臣到铁勒各族赎回陷落在那里的中国人。

七月十一日,牛进达攻克石城。十二日,兴建玉华宫。二十六日,太宗从翠微宫返京。

八月,泉州海潮漫溢。初八,决定停止到泰山筑坛祭天。

九月十四日,太宗封其子李明为曹王。

十月癸丑,褚遂良被免职。

十一月二十一日,晋封李泰为濮王。

十二月二十六日,左骁卫大将军契絆何力任昆丘道行军大总管,率领三个总管的军队去征讨龟兹。

贞观二十二年(647)正月初九,马周逝世。十七日,太宗亲临温泉。十八日,中书舍人崔仁师任中书侍郎,参与掌管朝廷军国机密要务。二十五日,左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任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前往讨伐高丽。长孙无忌被任命为检校中书令,掌管尚书省、门下省的政事。二十七日,太宗从温泉返京。

二月,褚遂良重被起用。初四,太宗接见京城长安的父老乡亲,慰劳他们,免去京城本年的一半田租,京城附近辖区免去三分之一。十六日,下诏:随征高丽渡过辽水立了功而未给予封赏的人员,其犯罪者与已封授官职的人犯罪同等对待。二十四日,太宗亲临玉华宫。二十八日,到华原打猎。将崔仁师流放到连州。

三月初七,对宜君县施行赦免,从玉华宫林苑中迁入宜君的县民免除劳役三年。

四月初七,松州的羌族等部落反叛,右武侯将军梁建方将其击败。

六月十七日,张行成慰问河北从军人员的家属,命令州县官府为他们营建农田。二十七日,薛万彻在泊灼城与高丽军交战,打败高丽军。

七月初五,白天出现太白星。十三日,杀了华州刺史李君羡。二十四日,房玄龄逝世。

八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二十三日,执失思力在金山讨伐薛延陀族的残余部队。

九月初二,昆丘道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在处月、处密一带与薛延陀残部交战,将其打败。二十一日,褚遂良任中书令。二十四日,眉、邛、雅等三个州的僚族人反叛,茂州都督张士贵讨伐他们。

十月初六,太宗从玉华宫返京。二十日,阿史那社尔与龟兹交战,打败龟兹军。

十二月二十五日,对长安、万年判服劳役罪以下的犯人减刑。

闰十二月十七日,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

贞观二十三年(648)正月初六,阿史那社尔俘虏龟兹王进献太庙。

三月十五日,自去冬干旱,直至此日始降雨。十七日,施行大赦。二十三日,太宗身体不适,命令皇太子李治在金液门处理朝政。

四月二十五日,太宗亲临翠微宫。

五月十五日,将李世责力贬为叠州都督。二十六日,太宗李世民在含风殿逝世,终年五十三岁。二十七日,将太宗遗体用皇家马车运回京城。礼部尚书于志宁任侍中,太子少詹事张行成兼任侍中,高季辅兼任中书令。二十九日,发布太宗逝世讣告,谥号文。高宗上元元年(674)改赠太宗谥号为文武圣皇帝;玄宗天宝八载(749),改封太宗谥号为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增封太宗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赞语:政治最完美的盛世君主不出现,已经很久了!夏禹据有天下,传了十六代君王,仅只少康有复兴王朝的功业。商汤拥有天下,下传二十八个君王,其中最兴盛的,仅号称“三宗”的三人。周武王拥有天下,传位三十六任君王,只有成王、康王的文治与宣王的武功,其他的君主均无可称道。尽管《诗经》、《尚书》的记载,不时有缺略之处,但夏、商、周三代占有天下一千七百余年,传承七十多位君主,其中卓绝显见于后世的,也就这六、七位君王罢了。呵,盛世君主可谓难得呀!唐朝拥有天下,传位二十人,其中值得称许的三个君主,玄宗、宪宗都不能善始善终;太宗的功业,显赫呵!他消除隋朝的乱世,业绩可与商汤王、周武王并列;达到太平盛世的伟业,与西周的成王、康王相近。自古以来功高德厚的君主,至少从汉朝以后未曾有过。至于他受制于爱欲失度,再兴佛徒,好大喜功,勤于出兵远方,这是中等材质、平庸君主常干的事。但《春秋》褒贬的准则,每每求全责备贤明有才的人,因此后世想成人之美的有德之士,没有不对此叹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