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陟罚臧否陟罚臧否的意思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不置可否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赏同罚异谓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
否极泰来否:坏;泰:好;顺利。坏到极点;好的就来了。指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数罪并罚对前犯数罪的犯人并合处罚。
矢口否认一口咬定;坚决不承认。
罚一劝百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恭行天罚奉天之命进行惩罚。古以称天子用兵。
赏善罚恶谓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龚行天罚奉天之命进行惩罚。
信赏必罚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形容赏罚严明。
否去泰来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
罚不当罪罚:处罚;当:相当;相称。所作的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
臧穀亡羊《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否极泰回见“否2极泰来”。
赏贤罚暴犹赏善罚恶。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誉:赞扬;毁:批评。指受人赞扬的官员应嘉奖,受人批评的官员应惩罚。
罚不责众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采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赏高罚下见“赏功罚罪”。
否终复泰谓厄运终结,好运转来。
赏罚不明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二罪俱罚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人涉卬否别人涉水过河,而我独不渡。《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毛传:“卬,我也。”郑玄笺:“人皆涉,我友未至。我独待之而不涉。以言室家之道,非得所适贞女不行,非得礼义昏姻不成。”后用以比喻自有主张,不随便附和。
臧否人物臧否:褒贬。评论人物好坏。
黜陟幽明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献可替否献:进;替:废。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唯唯否否唯唯: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虚与委蛇,不可置否。
无所可否不赞同也不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