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拍案叫绝拍案叫绝的意思
pāiànjiàojué

拍案叫绝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案:几案;桌子;绝:独一无二。拍桌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出处唐 田颖《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

例子使人见之,一个个欢欣鼓舞,快意舒怀,不禁拍案叫绝。(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pāi àn jiào jué

注音ㄆㄞ ㄢˋ ㄐ一ㄠˋ ㄐㄩㄝˊ

繁体拍案叫絶

感情拍案叫绝是褒义词。

用法动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

辨形“绝”,不能写作“决”。

辨析拍案叫绝与“赞不绝口”有别:拍案叫绝偏重于“赞赏”;对象一般对诗文、言论;是用拍桌子的行动来大声叫好;“赞不绝口”偏重于“赞美”;是用嘴连声叫好。可用于人、物等;比拍案叫绝应用范围广。

谜语斩 连

近义词叹为观止赞不绝口交口称誉

反义词破口大骂

英语express admiration thumping pound the table and stand up

俄语хлопать по столу в знак одобрéния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拍案叫绝的意思解释、拍案叫绝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事情不会是单方面引起的。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一拍即合合:合调;符合曲调。一打拍就合于曲调的节奏。比喻双方意见很快取得一致。
三头对案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一起对质,讲清楚事情真相。
三曹对案指审问对质。
三榜定案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三绝韦编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不绝于耳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不绝如发绝:断。形容局势危急。
不绝如带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带子一样。
不绝如线绝:断。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
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比喻情势危急。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原作“不绝若线”。
不绝若线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常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严词拒绝用严厉的话加以拒绝
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举鼎绝脰举:抬起;绝:折断;脰:颈项。双手举起鼎而折断颈项。比喻力小不能胜任。
举鼎绝膑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义断恩绝义:情谊。恩:恩情。情义、恩情一概断绝。
人欢马叫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以绝后患消除祸根,来杜绝以后可能产生的祸患。
众寡悬绝双方人力多少相差极大。
传诵不绝传:流传;诵:诵读。指流传后世被长期诵读。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余音:音乐的余味;绝:断。形容歌声高亢、优美悦耳,余味无穷。
光前绝后比喻事情做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兴亡继绝同“兴灭继绝”。
兴废继绝同“兴灭继绝”。
兴微继绝使衰落了的振兴起来,中断了的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