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书通二酉书通二酉的意思
shūtōngèryǒu

书通二酉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出处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例子[陈宗阮]到一十六岁,果然学富五车,书通二酉。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基础信息

拼音shū tōng èr yǒu

注音ㄕㄨ ㄊㄨㄥ ㄦˋ 一ㄡˇ

繁体書通二酉

感情书通二酉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学富五车

反义词胸无点墨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书通二酉的意思解释、书通二酉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博通经籍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二话没说指很干脆地采取行动。
    条条大路通罗马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二百五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不二法门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说一不二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二八佳人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仰屋著书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一干二净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通都大邑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之死靡二同“之死靡它”。
    识字知书谓有文化知识。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罄竹难书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悬石程书形容勤于政事。
    互通有无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融会贯通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通俗易懂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通今达古同“通今博古”。
    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一窍不通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