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负衡据鼎负衡据鼎的意思
héngdǐng

负衡据鼎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谓身居高位,肩负重任。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孔光负衡据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注:“负衡据鼎,指处丞相位。衡,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


基础信息

拼音fù héng jù dǐng

注音ㄈㄨˋ ㄏㄥˊ ㄐㄨˋ ㄉ一ㄥˇ

繁体負衡據鼎

感情负衡据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地位。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负衡据鼎的意思解释、负衡据鼎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大名鼎鼎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散带衡门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合从连衡从:通“纵”;衡:通“横”。指联合抗敌。
自负盈亏自己负责盈利和亏损
进退失据据:依据;凭借。前进、后退都失去了依据。形容无处安身;亦指进退两难。
反裘负刍反裘:反穿皮衣;负:背;刍:柴草。反穿皮袄背柴。形容贫穷劳苦。也比喻为人愚昧,不知本末。
忍辱负重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背义负恩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引经据典引;援解;引用;经:经书;据:依据;典:典籍。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据。
春秋鼎盛春秋:年龄。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那样。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
有根有据有根据,不是凭空捏造。
据理力争据:依据;按照。依据正确的道理;尽力争取。
负气斗狠负气:赌气;斗狠:发狠。恃其意气,发狠而为。
负德辜恩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忘恩负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力能扛鼎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据为己有据:占据。以不正当的手段占据国家、集体或他人的钱、财、物品等。
三足鼎立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负债累累形容负债甚多。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负:辜负;休:莫,不要。宁可让我辜负一切人,不要让任何人辜负我。指极其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
扛鼎抃牛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鼎足三分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地负海涵谓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幕燕鼎鱼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后遂以“幕燕鼎鱼”比喻处境极危,即将覆灭。
权衡轻重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人声鼎沸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