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啼饥号寒啼饥号寒的意思
háohán

啼饥号寒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因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例子值岁凶,啼饥号寒。(清 王晫《今世说 贤媛》)


基础信息

拼音tí jī háo hán

注音ㄊ一ˊ ㄐ一 ㄏㄠˊ ㄏㄢˊ

繁体嗁饑號寒

正音“号”,不能读作“hào”。

感情啼饥号寒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人民饥寒交迫。

辨形“号”,不能写作“嚎”。

辨析啼饥号寒和“饥寒交迫”;都表示“挨饿受冻”的意思;但啼饥号寒偏重形容当事人受“迫”的反应为“啼”和“号”是有声的;“饥寒交迫”偏重形容当事人受“迫”是无声的。

近义词饥寒交迫哀鸿遍野

反义词丰衣足食家给人足

英语cry from hunger and cold(cry in hunger and cold; live in hunger and cold; be poverty-stricke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啼饥号寒的意思解释、啼饥号寒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狼号鬼哭形容哭声凄惨。
嘘寒问暖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胆寒发竖形容恐怖之极。
饥肠辘辘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己溺己饥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发号施令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饥不择食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春寒料峭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岁寒三友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寒木春华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哭哭啼啼不停的哭泣。
料峭春寒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寒冬腊月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干啼湿哭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胆破心寒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饥寒交迫交:一齐;迫:逼迫。饥饿、寒冷一齐袭来。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人的行为既令人感到难堪;又令人觉得可笑。皆非:都不是。
冰雪严寒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己饥己溺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唇亡齿寒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噤若寒蝉噤:闭口不作声;若:像;寒蝉:深秋的知了。不作声像深秋的知了一样。形容有顾虑不敢说话。
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高处不胜寒胜:承受,经得起。站在高处经不起风寒。比喻人身居高位感觉到孤单寂寞。
问寒问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很关心。
柳啼花怨形容景象凄凉,心境凄恻。
济寒赈贫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