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njié

音节


拼音yīn jié
注音ㄧㄣ ㄐㄧㄝˊ

词性名词
繁体音節

词语解释

音节yīn jié

  1. 声音高低,缓急的节奏。

    音节谐捷。

    rhythm;

  2. 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言单位,其中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一般来说,一个汉字是一个音节

    syllable;

引证解释

  1. 乐声的节奏。

    《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曹操 ﹞闻 衡 善击鼓,乃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閲试音节。”
    宋•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予家旧有婢,亦善作此曲,音节皆妙。”
    《老残游记》第十回:“你就半啸半击磬,帮衬帮衬音节罢。”

  2. 指诗歌中的节奏。

    宋•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法有五:曰体製,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
    宋•苏轼 《往在东武与人往反作粲字韵诗四首今黄鲁直亦次韵见寄复和答之》:“独喜诵君诗,《咸》《韶》音节缓。”
    《元史·儒学传二·杨载》:“诗当取材於 汉•魏,而音节则以 唐 为宗。”

  3. 亦称“音缀”。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音单位。在汉语里,一般讲一个汉字是一个音节

国语辞典

音节yīn jié

  1. 语音学上指由一个或数个音素组成的语音结构基本单位。

  2. 音乐的快慢节奏。

    《后汉书·卷八〇·文苑传下·祢衡传》:「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
    《三国演义·第二三回》:「衡穿旧衣而入,遂击鼓为渔阳三挝,音节殊妙,渊渊有金石声。」

网络解释

音节

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确切地说,音节是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它的构成分头腹尾三部分,因而音节之间具有明显可感知的界限。在汉语中一般一个汉字的读音即为一个音节。普通话常用基本无调音节为400个,有调音节(不包括轻声)为1300多个。

音节不等同于音乐小节,许多人混淆,应该加以区分。

分字解释


※ "音节"的意思解释、音节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音节造句


  • 1.蒙古语中半元音可以出现在音节的任何位置上,而汉语中半元音不能出现在音节末尾。

    2.和其他语言一样,元音和辅音组合成一个音节。韩语音节从左往右、先上后下书写。

    3.阿里抬起一双深郁的眼,蠕动着紫红色的唇瓣半响才吐出一个音节:“王……”。

    4.那箫音奇妙之极,顿挫无常,每在刀剑交击的空间中若现若隐,而精采处却在音节没有一定的调子,似是随手挥来的即兴之作。

    5.这两个音节发音时有气流从口中送出;另外两个是不送气音“ba”和“da”。

    6.在英语体系中,以元音结尾的音节叫做开音节,以辅音结尾的音节叫做闭音节。

    7.清人赵翼称他“才气超迈,音节响亮,宗派唐人而自出新意,一涉笔即有博大昌明气象”,并说“论者推为(明代)开国诗人第一”(见《瓯北诗话》)。

    8.比如,明代地名单音节儿尾词较多,如安儿胡同、观儿胡同、罗儿胡同等;地理专名亦直接与日常生活相关联,如沙锅刘胡同、馓子王胡同、苏萝卜胡同等。

    9.当孩子的单音字说得比较好了,就可以着手教他学双音节词语了,有了这些“铺垫”之后,再对孩子做简单的问答训练。

    10.同题双音节环节,王帆以”珠玉”一词猜中“十步芳草”,主持人张腾岳和嘉宾都表示很不解。

    11.这声音竟然不像是高远明平日里说话的声音,仿佛因为害怕,而漏落了某些音节一般,感觉有些可怕。

    12.藏文标点符号形体简单、种类少,共有6种形式,其中音节之间的隔音符号使用频率最高。

    13.按开、闭音节记忆,掌握元音字母的读音。

    14.击鼓能“音节殊妙”,“声节悲壮”,让听者“莫不慷慨”;为文能“轻重疏密,各得体宜”,“须臾立成,辞义可观”,为人推重。

    15.同题双音节环节,王帆以”珠玉”一词猜中“十步芳草”。

    16.小莲也跟着哼唱起来,别说这两个丫头把这略带悲伤的歌词唱出欢跃的音节。

    17.清代叶燮推为‘汉魏压卷‘,并且说:‘《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

    18.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

    19.身兼香港数码影音杂志主编、电台发烧音响影音节目主持,用七成*工买“玩具”的3C迷。

    20.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实际注意总结读音规律,教会学生依据开音节,闭音节,“r”音节及字母组合来学习单词,这也是学习单词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