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àng

仗义


拼音zhàng yì
注音ㄓㄤˋ ㄧˋ

词性动词
繁体仗義



词语解释

仗义zhàng yì

  1. 主持公道。

    仗义直言。

    from a sense of justice;

  2. 重义气;守信用。

    他们这么不仗义,我们也就别客气了。

    be loyal (to friends);

引证解释

  1. 主持正义。

    《汉书·贾谊传》:“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故可以託不御之权,可以寄六尺之孤。”
    唐•李德裕 《荐处士李源表》:“自 天寳 之后,俗尚浮华,士罕仗义,人怀苟免。”
    《明史·程启充传》:“帝曰:‘ 守仁 一闻 宸濠 变,仗义兴兵,戡定大难,特加封爵,以酬大功,不必更议。’”

  2. 谓讲义气。

    沈从文 《泥涂》:“这个人做事真是特别仗义热心!”

国语辞典

仗义zhàng yì

  1. 凭义理行事。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那人负气仗义,交游豪俊,却也在江湖上做大贾。」
    《儒林外史·第三二回》:「像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

网络解释

仗义

仗义是一个动词词汇,读音为zhàng yì,指主持正义;谓讲义气。东北方言中意为理直气壮,有“嚣张”的意思。

分字解释


※ "仗义"的意思解释、仗义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仗义造句


  • 1.此外,行侠仗义的虚荣快感过后,面对的是穷迫的生活现实和疲惫的身心。

    2.一日,虬髯公偶然静中思动,要想重下红尘,再做些行侠仗义之事,稍儆奸邪。

    3.地方上的官员也都是贪鄙成风,无心治理地方,东南百姓苦于剥削很久了,诸位若能仗义而起,四方之民必定会闻风响应,一旬之间,万众可集。

    4.如此大手笔,自然成为众人谈资,四面八方上香的人回去都说济州晁永慷慨仗义,一身力气可比当年西楚霸王项羽。

    5.鲁智深嫉恶如仇,是位行侠仗义的大英雄。

    6.快意恩仇,挥洒博豪情——豪爽而豪迈;轻生重义,仗义为游侠——壮伟而崇高;一诺千金,剑出不空回——气出正如虹;横行长街,浪迹走天涯——潇洒又逍遥。

    7.谢谢兄弟们仗义相助,我杜某没齿不忘。

    8.若非恩公行仗义,酆都做鬼空悲戚……

    9.先生为人豪爽仗义、耿直大方,先生的脾性又过于戆直,容易冲动,有什么话也脱口而出,得罪了很多人,当然也结交了很多朋友……

    10.张清云虽是目无余子之人,但对这两位行侠仗义的神雕侠侣,还是颇为敬重的。

    11.《控鹤功》道家绝学,《擒龙功》佛家绝学,本书主要讲述一个穿越之人,在异界行侠仗义,融合道佛,悟出武学真谛的故事!已经完本,请自备餐刀调味料品尝。

    12.54) 李云奇倒不是想仗义出手,替他师弟报仇,他的目地是想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想图谋那巨猿的内丹。

    13.在这位昔日“兄弟”眼中,读书时外号“小胖墩”,并被同伴亲昵称为“傻憨”的刘贺“为人仗义、可爱,很讨女生喜欢”。

    14.受到前世行侠仗义思想的影响,武飞动了恻隐之心。

    15.此外他为人豪爽,颇为仗义,好打不平,又常常接济旁人,在这固原城内到也有若大的名声。

    16.昨儿个二妞就一直在老朽耳边唠叨说你仗义有才,让我帮你,我听着也不怎么相信,所以想亲自看看。

    17.此人素来独来独往,行侠江湖,性情潇洒不羁,为人慷慨仗义,平生诗酒度日,最好结交美女,却从来只是玩玩琴棋书画,从未有过非分举止。

    18.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

    19.小石头在旁始终看著雷倩,瞧她尽管脾气善变,有时怪诞不经,刁蛮无礼,但心底倒是善良,为了一素不相识的妇人,竟是仗义襄助。

    20.重新做人,改过迁善,澡身浴德,通过行侠仗义,扶弱抑强,努力为正义事业作出一番贡献,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