ěrsūn

耳孙


拼音ěr sūn
注音ㄦˇ ㄙㄨㄣ

繁体耳孫

词语解释

耳孙ěr sūn

  1. 《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耳孙者,玄孙之子也。言去其曾高益远,但耳闻之也。”又引李斐曰:“耳孙,曾孙也。”又引晋灼曰:“耳孙,玄孙之曾孙也。”颜师古注:“耳孙,诸说不同。据《平纪》《诸侯王表》,说梁孝王玄孙之耳孙。耳音仍……据《尔雅》:'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从己而数,是为八叶,则与晋说相同。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按,《类篇·耳部》:“昆孙之子为耳孙。”后多以“耳孙”泛指远代子孙。

引证解释

  1. 后多以“耳孙”泛指远代子孙。

    《汉书·惠帝纪》:“上造以上及内外公孙耳孙有罪当刑及当为城旦舂者,皆耐为鬼薪白粲。”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耳孙者,玄孙之子也。言去其曾高益远,但耳闻之也。”
    又引 李斐 曰:“耳孙,曾孙也。”
    又引 晋灼 曰:“耳孙,玄孙之曾孙也。”
    《平纪》《诸侯王表》,説 梁孝王 玄孙之耳孙。耳音仍……据《尔雅》:‘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从己而数,是为八叶,则与 晋•説相同。仍、耳声相近,盖一号也。”
    按,《类篇·耳部》:“昆孙之子为耳孙。”
    金 段成己 《题梁氏静乐堂》诗:“叔敬 有耳孙,犖犖与时异。”
    明•唐寅 《世寿堂》诗:“鷄窠小儿是鼻祖,鳩枝老子为耳孙。”
    清•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四:“林霽山 《孤山》诗:‘耳孙今白髮,酹酒满寒芜。’”章炳麟 《秦政记》:“明 制贵其宗室孽子,诸王虽不与政柄,而公卿为伏謁;耳孙疏属,皆气稟於县官。”

国语辞典

耳孙ěr sūn

  1. 八世孙,即玄孙的曾孙。泛指远孙。

    《汉书·卷一二·平帝纪》:「立梁孝王玄孙之耳孙音为王。」
    《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类》:「远孙曰耳孙。」

网络解释

耳孙

耳孙是一个汉语词汇,泛称远孙,出自《尔雅·释亲》。

分字解释


※ "耳孙"的意思解释、耳孙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耳孙造句


  • 1.始祖尊为鼻祖,远孙号曰耳孙;父子相继,肯构肯堂,作述俱贤,是桥是梓。

    2.介绍了利用微机在迈克耳孙干涉仪基础上进行微弱振动测量的方法。

    3.分析了迈克耳孙实验中白光干涉的原理,介绍了在测定透明介质折射率的过程中侧棱出现彩色条纹的特殊现象,并分析了其成因。

    4.提出用迈克耳孙干涉仪同时测量薄透明体厚度和折射率的新方法。

    5.采用琼斯矩阵法分析了法拉第旋转镜消除偏振诱导信号衰落的原理,阐述了基于磁致伸缩的光纤迈克耳孙干涉型磁场传感器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