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ū

比丘


拼音bǐ qiū
注音ㄅ一ˇ ㄑ一ㄡ


分字解释


※ "比丘"的意思解释、比丘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比丘造句


  • 1.法藏比丘建立此四十八大愿之后,专一志向投注心意于庄严胜妙国土。

    2.诸比丘!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于爱欲远离邪行.

    3.如果出现任何错漏,都是愚痴的比丘尼强帕的过失,敬请原谅!

    4.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鸠摩罗什 

    5.佛经中虽有念珠的经典和记载,但念珠不是佛教所创,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中亦无念珠,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

    6.苏瓦塔那摩诃长老1913年出生于泰国西部北碧府,14岁出家剃度,1933年受具足戒成为比丘,198*年被任命为僧王。

    7.苏瓦塔那摩诃长老1913年出生在泰国西部北碧府,14岁出家,1933年受具足戒成为比丘,198*年被任命为僧王。

    8.满二十岁出家,受了具足戒的女子,称为比丘尼。

    9.再按照出家人的日常作息接受一段时间的锻炼,其中的合格者得以剃度出家,成为沙弥;待因缘合适时,沙弥受具足戒,成为比丘。

    10.依灭诸漏其他之僧团,令人人调御达于地,彼时集合比丘为四万。

    11.而比丘林1822年回到了圣彼得堡,在当年9月4日被关押于瓦拉姆修道院,在那里呆到1826年的11月份。

    12.直到僧团成立五年之后,因为有位比丘犯了淫戒,佛陀才制定了第一条戒律。

    13.由于受僧团戒律学习的限制,有关比丘和比丘尼戒法的内容不能详录。

    14.一位比丘可以坚持戒律,而是为了获取利润,他坐,站起来,去和破戒之人来往和他们一起共事。

    15.大乘佛教的比丘与比丘尼所奉行的律藏,是由一些非大乘的部派所结集的。

    16.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鸠摩罗什 

    17.七彼败于利得、供养与名誉,心生眩惑,对他之优秀比丘生贱视。

    18.至公元433年,狮子国比丘尼铁萨罗一行又来到了南京,这样就满足了授戒者达到10人以上的人数要求。

    19.请给我授戒让我成为比丘,这样我就能够修行八正道。

    20.佛陀告诉大众,这位比丘不但是今生能够一个人在阿兰若处精进修行,其实,在过去生中就已经是如此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