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zhèn

藩镇


拼音fān zhèn
注音ㄈㄢ ㄓㄣˋ

繁体藩鎮

分字解释


※ "藩镇"的意思解释、藩镇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藩镇造句


  • 1.藩镇将领一心保唐的在少,保存实力怀不臣之心的在多,又深惧我军之威,坚守不出的必大有人在,剩下不听劝告的,可遣大将痛击,如此一来,联军之危可解。

    2.其实身处乱世,象南平王这种真小人,远比那些藩镇和朝廷中表面道貌岸然,实则男盗女娼的伪君子要干净的多。

    3.志主既有相国太尉、皇亲贵戚,又有藩镇大吏、刺史太守;既有处士名流、真观洞主,又有郡君夫人、宫娥才女。

    4.今诸郡守倅必坐银校椅,此藩镇所用之物,今改为太师样,非古制也。

    5.而此时九州各地的藩镇诸国却日益强大起来,他们或世袭传承偏安一方,或东伐西讨欲满足自己无止尽的贪欲,更有甚者自封为帝虎视神州。

    6.不可思议的是,李适当时心里想得最多的,并不是怎样解决边疆的危机问题,而仍是怎样委曲求全地与吐蕃和藩镇妥协,怎样更多地搜刮民膏民脂的问题。

    7.九月,再迁骠骑大将军,进封邠国公,和李辅国把持着朝廷内外军政大权,用事误国,他因为私人恩怨,陷害来瑱和李怀让致死,使各藩镇都切齿痛恨于他。

    8.一个来自唐朝末年的藩镇之乱,随带羊角匕首,从不失手,但许多观众在片尾字幕中一觉醒来,那一刀还未刺下去。

    9.好吧,虽说根据黄巢入关之中,这些关中兵将们,连望风而降都谈不上,可谓传檄而定,但总的来说,这些濒临忠诚警戒值得藩镇,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

    10.唐朝的前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耀眼的明星,但是唐王朝的季世,由于藩镇割据、昏君无道、宦官当权,弄至民不聊生、烽烟四起。

    11.它上承安史之乱,下启朋党之争,中历藩镇割据,因而成为唐王朝重要的转折点。

    12.西元6世纪,是魏晋南北朝的末期,此时曾经强盛一百余年的北魏王朝逐步走向了没落,盗贼蜂起,藩镇割据,恶霸横行,官吏腐败,朝廷无能。

    13.铁马金戈,藩镇割据;乱世之秋,谁谓英雄?血战,杀戮,朝野,纷争,演绎一段征伐天下的霸业雄浑,哀怨情仇。

    14.,以宋人的观点,乃安史之乱以后出现的藩镇割据自雄;但从幕府制度的意义上,它是渊源有自,并非唐代的新发明[造 句 网]。

    15.日本当时正处于藩镇割据的局面,美国将军佩里在10年前与日本幕府签订了通商条约,英国等国也竞相效仿。

    16.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

    17.践祚后,削夺藩镇兵权,但也无法撼动夏州人世袭制度,只能“许之世袭”,循此逻辑,夏州,经由几代人的时间,一直成长为大宋时期李元昊建立的西夏国。

    18.一般认为,藩镇节度使是军政合一的地方长官,一般是不能直接参与中枢事务的。

    19.“大致知识分子掌权,常为升平盛世;藩镇跋扈,则每成割据的局面,地方有幸有不幸。

    20.唐朝似乎重武轻文,地方官员都委以军政大权,*权、财权、治权都在各藩镇,结果尾大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