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ǐmín

使民


拼音shǐ mín
注音ㄕˇ ㄇㄧㄣˊ


词语解释

使民shǐ mín

  1. 统治人民,使其服从自己。

  2. 使用民力。

引证解释

  1. 统治人民,使其服从自己。

    《管子·权修》:“故曰察能授官,班禄赐予,使民之机也。”
    《国语·周语上》:“然则长众使民之道,非精不和,非忠不立,非礼不顺,非信不行。”

  2. 使用民力。

    《论语·学而》:“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网络解释

使民

使民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ǐ mín,指统治人民。

分字解释


※ "使民"的意思解释、使民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使民造句


  • 1.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2.‘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3.使民生既获安全,贼党又可解散,为一劳永逸之计。

    4.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恒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恒有司杀者杀。

    6.天下久乱无主,民皆疲伤,我实不忍为一己之安危,使民再为泼汤之鼠!贤弟当稍敛傲气、按兵束甲,勿令陛下生疑!

    7.‘王者之国,使民富;霸者之国,使士富;仅存之国,使大夫富;无道之国,使国家富。

    8.为什么呢?因为汉武帝穷兵黩武、繁刑重敛,致使民不聊生,盗贼四起。

    9.佯与日本周旋,而阴事排斥……或政府依违其间,而嗾使民间反对,或其权利已许日本,而翻授之他国。

    10.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1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2.无罪无辜,横受大刑,是以使民跼天蹐地,谁不战慄?昔之狱官,惟贤是任,故皋陶作士,吕侯赎刑,张、于廷尉,民无冤枉,休泰之祚,实由此兴。

    13.王化之本,在于使民养生丧死之备足,然后导之以礼义,责己矜穷,则斯民集矣……

    14.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15.尧之治也,盖明法审令而已。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黄帝之治天下,置法而不变,使民安乐其法也。申不害 

    16.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17.仁足以使民不忍欺,智足以使民不能欺,政足以使民不敢欺。王安石 

    1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19.上天命大禹规划土地,顺着山势疏浚河川;根据土地差异,征收贡赋,使民众下到平地,对民监察以德,因此禹受到配天之享,成为民之父母。

    20.故明王之民,不知所好,不知所恶,不知所从,不知所去,使民各安其所生,而天下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