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é

毒蛇


拼音dú shé
注音ㄉㄨˊ ㄕㄜˊ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毒蛇dú shé

  1. 体内有毒腺的蛇,能使被咬的人畜中毒,如蝮蛇、眼镜蛇。

    poisonous snake; viper;

翻译

  • 英语 viper
  • 德语 Giftschlange (Bio)​
  • 法语 serpent venimeux

引证解释

  1. 有毒的蛇。其头多呈三角形,有毒腺连结毒牙,咬人或动物时,分泌毒液,致使中毒。

    《北史·陆俟传》:“诸君不见毒蛇乎?不断其头犹能为害。”
    唐•杜甫 《发阆中》诗:“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杨朔 《印度情思》:“象头人身的‘甘尼萨’神……以及睡在毒蛇头下的 湿娃 天神等等故事,不但刻在石头上,还流传在人民口头上。”

国语辞典

毒蛇dú shé

  1. 两颊具有毒腺的蛇。毒腺由上颔唇腺所形成,有管子和上颚的长牙相通,而将毒液由毒腺经由管子,注入被咬动物的皮下。未经救治,可以致死。

网络解释

毒蛇 (能分泌毒液的蛇类)

毒蛇,英文Viper,是指能分泌特殊毒液的蛇类,是性格狡猾,出击狠毒的捕食者,敏锐的感官让猎物无处逃窜,诡异的攻击让死亡如影随形。

毒蛇是美丽的动物。它们的唾液通常从尖牙射出,用来麻痹敌人。人们一般认为毒蛇有毒,然而毒蛇的毒液只能在血液中才能起到相应作用,而饮用毒液则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前提是口腔内没有创口)。白唇竹叶青,体长60-75厘米,尾长14-18厘米,体重约600克。头呈三角形,腹面为淡黄绿色,各腹鳞的后缘为淡白色,尾端呈焦红色。有毒的蛇,头部多为三角形,有毒腺,能分泌毒液。毒蛇咬人或动物时,毒液从毒牙流出使被咬的人或动物中毒。蝮蛇、白花蛇等就是毒蛇。毒液可供医药用。

分字解释


※ "毒蛇"的意思解释、毒蛇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毒蛇造句


  • 1.像这样用黄金去喂饱那些贪婪的饿狼和毒蛇,无异于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金庸大师在小说中经常将美女与毒药、毒蛇相配,比如,蓝凤凰、阿紫、何铁手,似乎花容月貌配上剧毒猛药才叫骇世惊俗。

    3.几条毒蛇阿牛迅速扑了过去,阿牛直接用手抓住其中一条,顺势将其他蛇打得肝肠寸裂。

    4.于是我跟在她后面,手电筒的光在苍茫的夜里显得很淡弱,基本上照射不到几丈远,果真有毒蛇猛兽在前面等着我们,我们也看不清楚。

    5.霎时间,浑身毛骨悚然,如芒刺背,仿佛被一条潜伏在黑暗中的毒蛇盯上。

    6.人类是一条水晶河,夹带着大山的秘密,奔腾歌唱着注入大海。你们呢,同胞们,你们却是臭沼泽地,那里蛆虫遍生,毒蛇横行。纪伯伦 

    7.14) 螳螂看见一只灰绿色的大蝗虫,忽然摆出可怕的姿势,张开翅膀斜斜伸向两侧,后翅直立形如船帆,身体的上端弯曲,像一条曲柄,并且发出像毒蛇喷气的声音。

    8.中国境内的毒蛇有莽山烙铁头、五步蛇、竹叶青、眼镜蛇、蝮蛇和金环蛇等;无毒蛇有锦蛇、蟒蛇、大赤练等。

    9.23岁的阿章告诉记者,还随手拿起一根树枝熟练地撩起了房间里的一条竹叶青,在记者的镜头前摆了个向毒蛇飞吻的姿势。

    10.侦察工作充满危险,大部分时间或是行走在高山大川之中,或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潜伏,毒蛇猛兽随处可遇,甚至会受到土匪民团的袭击骚扰。

    11.回到家后,叶某查询资料时惊了一声冷汗,原来银环蛇又称金钱白花蛇,毒性极强,是陆地第四大毒蛇,毒性仅次于东部拟眼镜蛇。

    12.古人认为农历五月天气开始变热,瘴疠之气增加,此时常发生瘟疫病疾,毒蛇、蜈蚣和蝎子等也相当活跃。

    13.长春一男子,因玩一款网络游戏时被其中一个叫“五毒教”的门派所深深吸引,便对毒蛇、蝎子、蜈蚣这些有毒的动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4.8月31日10时许,旅顺交警大队接到一名丹东群众的求救电话,称凤城一村民被毒蛇咬伤危及生命,因为不熟悉路途,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送患者到蛇岛医院。

    15.*弯南投县草屯消防分队日前捕获一尾约35公分长的保育类毒蛇龟壳花,由于蛇笼不够,遂将它关在一只捕鼠笼,顺便以鼠喂蛇。

    16.突然,女子的长发间,不知道什么时候窜出一条条吐着黑信的毒蛇,正盘旋着张开血盆大口袭了过来。

    17.陈浩)昨天上午11时许,崇明县长兴镇永发村一名52岁男子在河边除草时被毒蛇咬伤,经救治无生命危险。

    18.如果幸运的话,就会遇到彩凤、蟠龙、毒蛇和麒麟。

    19.毒蛇细如一线,是五毒自己培育出的杂*异类,斑纹成五彩头上有胶质状的独角疾电般无孔不入见缝就钻,在夜色的保护中根本就无法防范。

    20.毒蛇螫手,壮士解腕,所全者大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