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biǎn

褒贬


拼音bāo biǎn
注音ㄅㄠ ㄅ一ㄢˇ

词性动词
繁体褒貶


分字解释


※ "褒贬"的意思解释、褒贬是什么意思由文字秀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褒贬造句


  • 1.影评人士对影片褒贬不一。有的说这部电影假装神圣,有的观众对电影中异族男女接吻的镜头表示非常愤怒。

    2.万荣笑话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以“争”气为特色,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褒贬生活,使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示。

    3.我曾经开玩笑夸他,他竟然感到不安。我知道,其实成功与否,都是需要自己默默努力的事情,别人的褒贬,只是累赘。后来就不再提。

    4.是遯翁自己对她不满意,所以用这种皮里阳秋的笔法来褒贬。

    5.据报道,民众对代客扫墓服务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请团队来一并祭拜,算是对先人聊表心意。

    6.秦始皇以小篆为秦朝的标准文字,作者用“秦殇”为题,揭示小篆夭折的必然原因,同时肯定其在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作用,褒贬分明。

    7.展览对高克勒的抵抗行为,以及莱恩的恐惧念头并无一字褒贬。

    8.我自然是懒得解释,其实这样一字褒贬的文骂,真不知在当时是不是足以为乱臣贼子惧,却也有其想不到的各种惧。

    9.又不得效薄技于前,以希一字之褒贬。

    10.在学术界,对于辩诉交易制度的评价褒贬不一.

    11.徜徉在褒贬不一、波涛汹涌的社会资本海洋里,究竟该如何启航?

    12.有“时代的神经”之称的杂文,切实地紧贴时代的脉搏,对社会的风气、人民的好恶、政事的得失,抒发情感,漫谈见解,杂评正邪,褒贬扬抑。

    13.贾平凹不写是非,不辩褒贬,他只用坦率和真诚铺展根茎叶脉,写尽因果源流。

    14.但是最终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足见历史在还原一个人的本来面目,给予他应得的历史褒贬扬抑时,自然有其值得我们等待的时间表。

    15.作为小说家,德莱塞的地位向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16.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清-赵藩“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辩;不审势,即褒贬皆误,后来治学要深思。易中天。赵藩 

    17.据说,石匠若能读能写,对别人写的字就有喜恶有褒贬,他刻字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加入自己的风格,不能忠于原稿的形神。王鼎钧 

    18.酸甜苦辣尝尽方知世间真味,褒贬毁誉经过不枉此番人生。

    19.校长致辞中的网络流行词,本是颇见好评,而今年舆论一变,褒贬不一。

    20.伤不起,歪歌伤不起,它老曲新词顺应民意褒贬时弊。